
好不容易熬到大胖醒来,不是她习惯好,而是她拘着九九:天还没亮呢,路上黑,道儿也不熟,出去你往哪儿走啊……
就这样一个文艺小青年的拍摄梦想被他妈扼杀在屋里。我躺在楼下听着他们娘俩儿争执不休,“嘿嘿”暗笑,终于忍不住了,一边起身一边说:走吧,天都亮了。
苗寨的清晨清宁安逸,像个闲适的老人坐在一旁,抽着烟袋沉静得看着来往的行人。烟袋里冒出的气息,正透过早起店家的炉火间升腾起来,我喜欢这股子略略呛人的煤烟味,它能带着我回到从前。
路面已经清理干净了,一点儿也看不出昨晚的灯红酒绿,深夜狂欢,一切都刚刚开始,如若初见。
往来的行人不多,早起的多是商铺人家。热气腾腾的粥粉饭都摆上了台面,等着游人的光临。

大胖娘俩选的粉,我选了社饭。不知怎地,胃口不好的我,还偏偏喜欢那些糯的、硬的、难于消化的,也许这些都是我成长道路上经历的沟沟坎坎,为了探寻过去,我必须深入其中。
这家社饭的味道一般,简约又简单。这不是我记忆里的滋味,不知是那时候的我对滋味的鉴赏能力不行,还是因为过于久远,渲染了思念,美化了乡愁,并没有找到当年初见时的惊艳。

不过这没有什么,这毕竟是景区,要啥“自行车”?遇不到是正常,遇到了是造化。况且我还有时间,还有那么多的地方没有重温,老味道总会有的。
饭后,我提议为了消食,多走走。很快就过了二号风雨桥那里,我们为了是原路返回还是继续前行而争执不休,好在九九同学和我站一边,大胖只能跟着我俩顺着苗寨的班车路线向上游走。听着她在后面“骂骂咧咧”,我选择性失聪。

今天应该是个晴天,太阳的威力渐渐火力全开。大胖又开始叫唤着返回,我说再走一会儿,这些地方都交互相通,随时可以回去的。大胖听后不再坚持,我心里暗自高兴:小姐姐啊,一会儿我就把你带上整个苗寨的观景台了,看你还能再绕一圈回去?
不多会儿,大胖开始叽歪,我赶忙安慰:看看前面有个车站,我去看看到哪了。我跑到车站那里看了一下,对着大胖说:“古井”到了,下一站就是“观景台”,要是你不想走上去,咱就返回。
返啥返啊,上吧!大胖极其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我自是暗地里欢呼雀跃,不过可不能太表现出来。

终于我们仨来到了观景台,看到大胖面露喜色,我笑嘻嘻地问:可是把你给哄上来了,说实话开不开心?!看到我的大胖姐姐点头,这颗心才踏实,一起出来,可得让小姐姐满意。

贵州多山,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因此“地无三尺平”是常态,来了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必须翻山越岭才能玩得彻底痛快。同样还是“天无三日晴”,忽而艳阳,忽而飘雨也是常态,能接受这样的风云变幻,就可以体味“爽爽滴夜郎”!
在观景台上转了一圈,被好多苗族嬢嬢追着撵着问:要不要穿上她们的民族服饰照照片。我俩直摇头……

当年的观景台还是个相对宽大的坝子,而今却是楼宇林立,已经完全不见从前的气息。我们顺着指示牌下山,七扭八拐的走进“千户别苑”的五楼大厅,它的后门开在山路的一侧。这里民宿都依山而建,前一幢的屋顶兴许就与后面的房脚平齐。

我们是10:30左右离开苗寨的,特意给那几个晚睡晚起的孩子们留点时间吃东西。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俺家的丫头手中拿着和同学们一起的门票,可她却找不到了,出门的摆渡车也要同一张票打卡才能出去,问我:这可怎么办?我说:用你的零花钱补票,活该你马虎大意。
她气哼哼地走了,在摆渡车等候点儿,我们又见了面,小丫头说和工作人员沟通了,她们说必须得要纸质票,因为上面有打卡记录……只好花20元补了票。
行,花钱买个教训,下回仔细点儿。可没成想,乘车检票的时候,细心的检票员发现俺家丫头他们是和我们一起的,又看到我们仨的票仅打卡一次,证明小丫头之前和她说票找不到了,没有出去过……是真的。她好心地把补的票给退了,让我们都上了车。俺家小丫头百般感谢,对苗寨的好感顿时上升了不止一个等级。

白天的苗寨不及夜晚那般闹热非凡,不过白天自有白天的景象,无论哪一种都会给旅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