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么,在等待过年的这一天突然想起了大一的某个晚上,因为要给女朋友打电话,可是手机早已欠费,于是跑遍了小区附近的便利店去买一张IC卡,可天晚了,怎么也买不到。最后费尽心思终于找到了某个街角的投币电话聊了几分钟。
那时候的种种不便利和困难在今天回看来,都有了一些滋味。特别是当手持最新的5G手机,随时可以联系世界任何角落的任何朋友,可是拿起手机拨电话却有了心理负担,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和谁说,更不知道是否会打扰到别人也不想那么做。
这就特别像贾樟柯《山河故人》里的那个情节,男主在国内狠狠捞了一把,成功在美国“着陆”,于是任性买了一屋子的枪支。他发现,当他好容易拥有了渴望已久的持枪自由,却自由得毫无意义。男人吼道:“在中国,拥有枪支是违法的。在美国,老子有很多枪!可是现在老子连一个敌人都没有!”
我觉着这个困境说的就是我们中学课本里那无聊的马哲反复讲述的矛盾的普遍存在性。
该死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一利必有一弊,科技让人与人在现实中的沟通变得触手可及,可是在心理上的鸿沟是远远加深了。
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每个人都需要被倾听。每个人都需要C位。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障碍变得出乎意外的大。
你会发现,汉语很多时候没法实现沟通了。就像昨天我和那位出租车师傅的对话,我的每句话里都在暗示拒绝和厌倦,他并非听不懂,可他只想说自己的。他满篇的讲道理和理性始终围着一点在打转,就是:“女人不该没有原则。那个女孩就是该上他的车。”
他口中所有的“讲道理”都是情绪,是渴望认同的情绪,是不管不顾别人感受就是要你站队的情绪,是要划分出“我们”和“她们”的情绪,是贴上标签试图让世界变简单的情绪。
这又是另一个困境了。知识的困境。无处不在的知识碎片毫无疑问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至少这是我第二次遇到出租车司机喜欢研究哲学了,可是他的知识甚至没法让他从自己内心找到平静,那拥有这些知识的初心是什么呢?
这真的是不合时宜的思考,在过年的氛围下。怀疑是被大哥毒害到了。在结尾想到了第三个矛盾的地方,越过节越疲惫,忙碌惯了的人反而不适应过年了,虽然心里知道这么大的节日应该保有仪式感,可是如果这个仪式的内涵已经变了,那是不是这个形式已经是个空壳了?
有多少家庭还能像过去那样三代四代同堂热热闹闹过年呢?
愈过节愈寂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