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武侠江湖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饮雪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饮雪

作者: 笔名某曹 | 来源:发表于2017-11-10 22:11 被阅读0次

武侠江湖

琅琊令第三十三期:同舟共济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饮雪

一、苍山

与其说是山,倒不如说是连绵的小丘。

虽说不大,却有灵性隐存,每遇秋尽东来。便是良辰美景,有钓叟的诗为证:

秋山含晚黛,不语对斜阳。

依杖行云远,临溪野水长。

残枝叠幽径,叶落漫松岗。

欲往深山里,山深夜气凉。

是以钓叟在此开山门,名曰“苍山”,说白了,钓叟之前世上无苍山,钓叟之后苍山名震天下。

位列三大天宗,却不争于世,只求逍遥二字。

门徒不多,只有苍山七子,站在山门往后看有草屋,有竹篱。甚至在最深处,苍山第五子,直接把房子建在坟墓旁边,美其名曰“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主要与他的修行有关。

说起修行,苍山不拘一格,比如掌门善钓,曾于月潭观鱼三年,最终悟得逍遥二字,自称观鱼,世人送他钓叟二字。

再比如苍山老二,曾深陷于纸醉金迷之中,在红粉佳人之中流连,最终练成闭眼剑法,自称看不得这污浊的世界,杀人时只有一剑,睁眼时对方便已落败。

老三古板,老四善战,老五阴沉,老六吝啬,老七爱月。

各有各的修行,各有各的逍遥。但苍山只有七子,永远也只有七子,每临乱世七子便会各找各的传人。

二、子沖

子沖,长三尺,剑柄宽厚,剑格处“子”字被刀痕覆盖。是由杜氏铁匠铺熟铁打造而成,是三代弟子中第六子白乐天所留,剑鞘已经丢失。据传第六子在打造这把剑的时候,足足花费了八两银子,因此对它格外珍惜。

与此相关还有一个典故,叫做“剑出苍山”,是指开山门第六十年,即三代弟子白乐天,下山修行之时,在青州境内,发现魔教踪影,本着大师祖所留“逍遥”二字,便要追查下去,看他们是否伤及无辜。

是夜,微风浮动,三两点星光,不远处的村庄传来淡淡血腥味,白乐天动如脱兔,冲向村庄,只见邪教众人杀人作乐,浴血即为修行。

匹夫一怒,便要流血,更何况白乐天不是匹夫,折柳为剑,冲向邪徒。想象中激烈的厮杀并未出现,只在十个呼吸间,邪徒众人倒地,只剩白乐天一人立于场中。

捧剑齐心,眉头紧皱,只见那剑格处不知何时被人砍中,这可是八两银子打造来的剑。

最终舍身入魔,邪徒尽屠。自此,白衣剑客自苍山,一时之间光为流传。

三、幽落

幽落这个词出自观叶,观叶是二代掌门,顾名思义,观叶以入道,悟得“因风起”身法,却不以“观叶”为号,以“幽落”自称,为钓叟唯一传人。

一代七子在乱世洪流之中全部殒命,当时只有钓叟有传人,其他六子并无传人,因此观叶也就有了代师收徒的责任。

正可谓是“上穷碧落下黄泉”,终究找到了七人,而自己却因在寻徒过程中,与魔斗,与佛斗,与人斗,终究耗尽心力。

于三代七子练成北斗合击剑阵之时,无疾而终。

阵成之时,大喊三声“好,好,好”三字,风势因他而起,转了三圈,而又四散。

三代七子神情肃穆,不见悲戚。

三代七子中第二子接过掌门之位。

四、碧波

开山门第十年,江湖暗潮蜂蛹,钓叟独坐云湖边,说是云湖,其实就是一山沟,沟中有水,又因自己名叫观鱼,故而称之为云湖。

一女子站在他身后,只求加入苍山。其实这女子大有来头,为拜月教圣女,一身修为坦荡。

钓叟紧盯湖中鱼竿道,你知何为逍遥。

女子答道,剑指本心,即为逍遥。

“那你可知我苍山门中有几人得真逍遥”

“苍山七子尽得逍遥,三先生虽说古板,却不失为规矩,方寸之间便是规矩。”

钓叟点头

女子继续答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四先生迷战成狂,但不失本心,只战却不伤人。”

“五先生,身处幽冥,心向人间,据我所知,五先生最爱在夜间匡扶正义,却被世人称为阎罗,实在不妥。”

钓叟一声轻笑

“六先生吝啬却又乐善好施,碰到了可怜之人必定豪掷千金,实在是个热心肠的老好人”

话越说,女子越发自来熟。

“唯独二先生我看不透”

钓叟接道,“老二是佛”

女子顿首。

钓叟接着道,“逍遥二字终究是参不透了,可我们六子的活法,太过苦了些。”

语罢,钓叟指了指北方,“若你不嫌弃,就做个第七子吧”

女子接道,“好,不过我有一个要求”,顿了一下又说,“以后要叫我七师弟,不能叫师妹”

钓叟大笑,时年云秦二十年,北方战乱。拜月圣女入苍山,江湖轰动

五、张一刀

张一刀名字的由来,也称的上是一件奇事,载于苍山门前解剑石上。

“云秦三年,二先生子不语遇屠夫。屠夫一刀,子不语方寸,二先生败,屠夫胜。”

当然,并不是屠夫的本领超过二先生,只因屠夫与二先生论道败北。

二先生以规矩为本,以不平为心中气意,说起话来就是个老学究。

而屠夫却截然不同,终日与血腥为伴,不知那些大道理。

解剑石上书,“子不语,怪,力,乱,神。屠夫,杀猪,宰羊,洗青菜。子不语再败。”

六、解剑石

与其说是解剑石,倒不如说是解剑碑,为后人所留。

青石不高,但周围,全是三尺青锋,有袖剑,有名刃。只因这是苍山,剑出苍山。

当然除了剑,还有其他事物,有时有鸡腿,那是乞丐留下的,有时有团扇,那是多情女子所留,过往人群,无人不敬。

从解剑石,向上看是山门,山门破旧,只有“苍山”二字还算苍劲,若站在山门望内看,已无人烟。

七、饮雪

尽管在我来到青峡之前就抱着必死的准备,尽管老二劝我,“北突入关,不再是易姓之事,而是亡天下的事,我汉人天下岂能说让就让?”

虽说大义使然,可我仍有私心,不忍心让这六个小师弟经受这乱世之苦。

老二劝我,老三劝我…就连老幺也劝我,苍山剑,苍山剑,问逍遥,问逍遥。

都道观鱼师祖为钓叟,却是隐藏一分非敬畏之心,何为钓叟,坐观垂钓者,无非愿者上钩。

可当世人害怕他手中剑的时候,何时问过他的逍遥。

剑指本心,七师祖又是何等聪慧,却不明白二师祖的逍遥,其实二师祖才是真的佛,伪佛争于世,存异己之心,可二师祖只求一剑,以剑怜苍生。

可佛又如何,魔又如何?

我苍山七子,只问逍遥,千里一剑,快意恩仇。

可天下摆在那里,佛不语,魔不问。

青峡之外是北突,青峡之内是云秦,可怜苍生又要陷于乱世。凭我几人又怎能阻挡历史的洪流。

姑且把我七子称之为蚂蚁吧,七只蚂蚁与一只蚂蚁又有何区别。

但自问又不能辱没七位师祖的遗志,想到这里,我动身入夜色,青峡矮于夜雪,青松随风潦草。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身前往贼人头领营帐。未近营帐,便有断喝之声响于耳边,“何人行刺。”

行刺不成只好退走,就在我退走之时,营帐之中走出一莽汉,豹头卧蚕,一声拳响,气劲冲过后背,一停一顿之间,凭着“因风起”的身法,再次疾驰。

奔至营地之时,却见六个师弟站在营帐之前,老三道,“掌门师兄,可记得师祖传下的七星剑阵”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老幺接过老三的话道,“我看青峡易守难攻,两侧崖石突兀,中间狭长,不如我们七人以剑阵为引,击他个零零散散,好叫他贼人有来无回。”

见我犹豫,六师弟开口道,“师兄放心,我等一击便退。”

话已至此,只好答应。

……

望着浑身浴血的老幺,我心中自是悲痛万分,千不该万不该听从他们的建议,尤其是云秦军营万箭射来的时候。

七星,七星,如今只剩下了六星,一向懂规矩的老三,怒不可遏。

“天下人,天下人,何其可笑的天下人”

我怒笑道,“老三,莫非忘了三师祖的教诲?云秦负我,与天下人何干,莫再入了魔障?”

一声痛喝,倒喝出了观鱼师祖真意,破了我的知见障,何为逍遥,我有一剑心可以慰风尘,风尘不解意,又何必去管它那林鸦鸣躁。想来,观鱼师祖指着北方的时候,已经是在向七师祖传道了。

不是不争,我争的是这天下,是护的天下人平安无事,我爱这山水,只爱云秦这山水,日子苦些无所谓,只要我的茅屋尚在,可以遮蔽风雨即可。

一向吝啬的老六,道,“可掌门师兄,老幺他…”

“既然云秦负我苍山,苍山不负它便是,七子,何为七子,管他那白云苍狗…”

“诸位师弟听令,缺了老七,我即老七。结阵,埋那蛮子个干干净净。”

……

八、弹剑歌

顾名思义,是歌名,却不知是哪一个人命名为弹剑歌,需歌者弹剑,七人配合。

不知从何时起,弹剑歌响彻苍山。

时年云秦未亡,可新楚欲争霸天下,云皇帝拜访苍山。

苍山七房门前,均有四座牌位,据传,只有一扫墓人,往来其间,云皇帝未见其人,只六个娃娃居于山中。

每日清晨,便会齐声诵读弹剑歌,歌曰:

丹心负美名,抚筑傲侠群。

剑映秦都月,风啸易水云。

悲歌成一笑,烈酒过千巡.。

铸剑当折剑,英雄我与君。

(注:摘于网上《荆轲》)

年末,云秦亡,新楚立。

扫墓人歌声响于苍山,剑鸣于云湖。

相关文章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饮雪

    武侠江湖 琅琊令第三十三期:同舟共济 一、苍山 与其说是山,倒不如说是连绵的小丘。 虽说不大,却有灵性隐存,每遇秋...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我是谁

    武侠江湖 【武侠江湖专题每周精品活动】琅琊令第三十三期:同舟共济 琅琊令第三十三期之同舟共济上榜文章 铲屎官的节...

  • 【目录】陆纤雪短篇合集

    陆纤雪短篇合集 古文、现代言情、幻想、惊悚、悬疑 琅琊令之小白闯江湖|搞笑江湖 琅琊令之遇见|泡沫 琅琊令之捕快|...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向上

    【武侠江湖专题每周精品活动】琅琊令第三十三期:同舟共济 【武侠江湖】 人物:女儿叶向亮,父亲叶忠全 ,母亲罗慧荷,...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错过

    武侠江湖 “大将军苏传通敌叛国,罪大恶极,即日起,剥去大将军头衔,打入天牢,钦此!” “等等!这里是圣上当年...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 | 离恨

    南不下黄河,北不过长江。呵呵,君子阁这些年可够忙的! 说话的人转了转手上的扳指,掩于风帽里的苍白脸上露出一丝讥诮的...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未来

    如果未来有名字,我想它肯定叫做幸运。 ⒈ “斯曼,快跑,它们来了。” 我跟斯曼在树林里乱窜,只为寻找躲藏的地方。我...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壁虎

    引子 大宋朝神宗年间,皇帝拜王安石为相,立志通过变法中兴大宋。几年下来政通人和、国富民强的局面倒也初具规模,但随着...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摸鱼儿

    引子 常言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同舟共济,却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话说那曾经名噪一时的关东镖局,只因牵涉到了...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仙人岛

    江南大盗被捕了,各官员自是欢欣鼓舞,聊吹那从京城来的大官如何如何传神,不外乎这大盗从不盗取百姓之物,只偷贪官心上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琅琊令之同舟共济|饮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vi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