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令之同舟共济|向上

作者: 天空有云 | 来源:发表于2017-11-12 10:30 被阅读36次

【武侠江湖专题每周精品活动】琅琊令第三十三期:同舟共济

【武侠江湖】

人物:女儿叶向亮,父亲叶忠全 ,母亲罗慧荷,男友高沉。

1990年的一个下午,初秋的阳光刚刚好,一切显得那么旭暖,温馨。

北国一片田野里,母亲罗慧荷在前面拉着,叶向亮瘦肉的身子在后面使劲推着,装满了苹果的架子车,吃力地行进在田间的小路上。

母亲额头上往下滴着汗,脸上却露着笑容:今年的苹果要是卖了,大半年的辛苦就值了,过年前的日子,手里也有点钱了。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早早喊了叶向亮,母女二人脚步匆匆向集市赶去。

自从父亲消失后,母女二人就相互鼓励:一定要把日子过下去,要好好过下去,而且还要比别人过得好,等父亲回来,给父亲一个温暖的家。

到了集市上,他们的苹果又大又红,很是抢手。不知是妨碍别人生意了,还是有人来故意找茬,这不正卖着就摊上事儿了。

先是收管理费的人说:要按照经济作物来收费,别人交两块,她们交四块。而且不容商量。

罗慧荷恳求道:同志,我这孤儿寡母的,也不懂啥是经济作物,上次就和这些卖菜的收的一个费用,您就高抬贵手。

收管理费地板着脸:这是原则问题,怎么能讨价还价呢?又不是给我自己收,少废话,赶紧拿来。

叶向亮死死的盯着那个管理员,她觉得那个管理员,就是电影里面的坏人,她在心里恨他、咒骂他。

过了一阵又有个人走过来:卖苹果的,你怎么能短斤少两呢?你这挣的是昧良心的钱。来人要退掉苹果。

叶响亮心里想:为了多卖钱,母亲是不是真的没给人称够斤两呀!

罗慧荷打开袋子,笑着对来人说:大兄弟,这怕不是我家的苹果吧。

来人说:你想讹我了还是咋的了?赶紧退钱,不买了。

罗慧荷连忙笑着说:兄弟,我再给你装几个苹果,你看行?

母亲往袋子里面装苹果时,叶向亮看到了袋子里面的苹果:又小,卖相又不好,根本不是自家的苹果。

回家的路上叶向亮问母亲:那个人为什么要多收我们多少钱?你为什么要给那个瘦子装苹果?

罗慧荷笑着说:为了你呀!

叶向亮不解地问:为了我?

“对呀,为了我的丫头早懂事,我们不是说好了,要健健康康,端端正正的活着,要等爸爸回来吗?”

叶向亮撅着嘴说:他们分明是在欺负咱们!

罗慧娟笑着说:这怎么能是欺负呢?这是不成文的规定,是嫉妒。那个多收费的,明着暗示下次再去的话,先给他送几个。后来那个人肯定是咱家的苹果又好,又甜,抢人家的生意。别人过来找事儿,也是心里不平。这事不能和人家去闹,再说有你在我怎么能去闹呢!隔壁的大哥哥不是教了新词儿“同舟共济”嘛!有人说啊,你爸不会回来了,咱们母女俩是相依为命,我不这么想,咱们一家三口都在,你爸爸在远远的地方看着咱呢,咱要同舟共济,好好的把我们的日子过好。

叶向亮反复念叨着“同舟共济”,她觉得自己似乎理解了同舟共济,更感到自己喜欢“同舟共济”这个词了。

1983年突如其来的一场严打,大批犯罪分子像从土里冒出来一样,一大片、一大堆。隔一段时间就有卡车拉着犯罪分子在村里游街。站在卡车车厢的罪犯,双手被捆绑在背后,胸前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抢劫犯,强奸犯等等,写着某某某,名字上面打着红色的叉。

后来风声愈来愈紧,先是城里、县里,后面向乡镇波及。

1984年夏天,父亲叶忠全听闻要抓他,连夜逃亡,扔下不满四岁的女儿叶向亮和妻子罗慧荷,不知所踪。婆婆和公公又惊又吓,接连病倒。

他也就是私底下贩卖棉花,被人告了。

村里人传的邪乎,村民们纷纷议论说:棉花能造军火,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叶全忠把棉花卖给不明来历的人。这次严打,叶家我看是完了,不判死刑,也要判个十年、八年的。

叶全忠还来不及生第二个孩子,就离家逃命了。

这一去杳无音讯。

1992年,改革的春风吹满神州大地。此时的叶向亮已经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了。只是婆婆已经摊在床上了,公公勉强能顾好自己。家里全靠罗慧荷了。

上完上午的课,叶向亮气呼呼地回家了:妈,我不穿这个裤子了,我要穿新裤子,同学都笑我,屁股蛋上两个大补丁,像两个眼镜片一样,难看死了!

罗慧荷拉着叶向亮地手:好好好,买!买新的,那咱把要给别人还的钱拿出来,把盖房买木料的钱拿出来不盖新房了,给我亮亮买新衣服穿,也不攒钱去找爸爸了。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爸爸有消息了!”罗慧荷高兴地说。

这真是个让人幸福的消息,叶向亮忘记了要新衣服了,转而期盼着父亲回来。

罗慧荷说:你爸说他在深圳,暂时不敢回来,等过一段时间他会回来看咱们的。

丈夫有消息了。罗慧荷整个人处于兴奋中,男人就快回来了,自己的日子就要全和了。她急切地期待一家人团聚的那一天。有时从梦中能笑醒。醒来后,坐在床上,反复品味着梦里的幸福。

一天,村里的本家兄弟上门来,坐了半天似乎有话说,似乎又说不出来,不停地抽着旱烟,呛的叶向亮一阵咳嗽。

“这几天村里人议论,全忠的事你托人了么?”

罗慧荷紧张地说:你听到什么了?

本家兄弟说:派出所的人说,到没啥大事,就是案底没撤,现在上面也没政策,还是小心为好。

罗慧荷的心沉到谷底了,刚燃起的希望就黯然了。

然而终究她还是高兴起来,至少知道丈夫还活着,而且在深圳特区。但丈夫还在这个世上的好消息没保持几天,罗慧荷就陷入生活的困境。

本来公公还能自理,不知道怎么就受凉了,卧床不起,做儿媳的这也不好伺候,况且婆婆还瘫痪在床。

这些年为了给两个老人看病,家里已经是债台高筑了。

罗慧荷咬着牙,在心里默默地说: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哭泣,不能抱怨,她要带着叶向亮把家里的这艘船撑下去,不能停歇,远方的丈夫就是她的支柱,他会默默祝福自己,女儿就是她的依靠,她和女儿相互支撑,一定要坚强。

丈夫在深圳,这是罗慧荷新的希望和寄托,她想着丈夫一定衣着鲜亮、光鲜的回来,和她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然而直到1995年的冬天,罗慧荷的公公和婆婆相继离世,叶全忠也没有回来,不但没有回来,而且再无音信。

埋葬公公、婆婆的丧事,罗慧荷也咬牙按照风俗,该有的规程一个也没拉,人们都劝她,日子这么苦,算了。

罗慧荷平静地说:如果全忠知道,他是不会答应的,他的心在我这,我要像他在一起,给老人送终。

上了高中的叶向亮一直记着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们一家人的心在一起,我们要同舟共济,没有过不去的坎。

然而当初叶向亮初中上完就不想上高中了,她对母亲罗慧荷说:妈,我想打工去,想去深圳,找我爸,我一边打工,一边找他。妈,我不能再花家里钱了,你好几年都没添新衣服了,我要挣钱去,我不上学了。

听到叶向亮说自己不想上学了。罗慧荷真想冲上去打女儿两巴掌,她咬了咬嘴唇,脸上挤出一丝微笑:挣钱是大人的事,你该干嘛干嘛,本来不想跟你说,怕你不相信,现在只好告诉你了,有人说你爸跟着一个老板跑到香港去了,现在不好联系。你说你去深圳找得到他吗?你说你不上学,你爸要是回来,我怎么向他交待。咱们不是说好的“同舟共济”,各自干好各自的事,齐心协力往前赶,不给对方添乱吗?高中你得上、大学你也得上。这是咱们的约定。

不过叶向亮向母亲提了一个要求:上高中可以,但是不在学校吃饭,自己背膜和咸菜,还有不买课本、教材,全部跟上届同学借。

罗慧荷眼里含着泪花,点着头,同意了。

夏天,叶向亮干馍馍就咸菜,冬天白开水泡馍就咸菜,几乎每天如此。

母亲罗慧荷过意不去,每周回家时,都会特意给叶向亮多加个菜。冬天时,除了带咸菜,她还做了肉哨子。

看门的张大爷是个热心肠人,冬天他房子的炉火旺,火上坐一口铝锅,经常给学生们热馒头。叶向亮也是这里的常客。有时张大爷也会把老伴做的肉酱拿出来给叶向亮吃,每次叶向亮都觉得不好意思,每次从张大爷房子出来,叶向亮都会真诚地说一句:谢谢!

高三时,正坐在教室外台阶上背书的叶向亮刚站起来,就觉得头晕站立不稳,她硬撑着像稳住,终究没稳住摔倒在地。一检查,营养严重缺乏,低血糖、贫血。后来每周回家背干粮时,母亲罗慧荷就给叶向亮煮一个鸡蛋。

就这一个鸡蛋,叶响亮也舍不得自己吃,总要和母亲分着吃。

从高一到高三,叶向亮做到了不买课本,不买教材,她总是早早借同学的课本做好了预习,笔记本写的满满当当。

叶向亮想:自己每多省一分钱,就为母亲多减轻一份负担。叶向亮经常听村里的人说她和母亲的日子苦,母女俩相互依靠。叶向亮不这么认为,她的心和母亲是一样的,她们是紧紧抱在一起,向着前方,向着希望,共同加油,奔跑着。

叶向亮想:父亲肯定也是这样的想法,虽然他回不来,但他的心和她们在一起。他们一家三口努力向着幸福,向着光亮的地方前行。

1997年香港回归的这一年的5月,叶全忠被县上的一辆车拉了回来。叶全忠一条腿已经断了,脸上写满了悲伤。

罗慧荷看着这个自己日思夜想的男人,她放声大哭,几十年的痛和悲伤,全迸发了。叶全忠扎挣着爬在地上,给罗慧荷赔罪。

罗慧荷抱起自己的丈夫,对他说:回来就好,这下家里有了主心骨了,你回来就好,这些年都这么过来了。好了不哭了。亮亮马上要高考了,我们要想办法不要影响孩子。

罗慧荷骑着车子上了学校,她找到叶向亮:你高考前的这段时间,不能回家,每周妈给你送馍馍和咸菜,换洗衣服也是妈给你送,给你洗。你就专心复习,不允许你回来,你要是回来,妈会生气的。

叶向亮哪会想到自己的父亲回来了,她以为这是母亲给予她的希望,于是坚定的点了点头,答应了。

其实,1992年那阵叶全忠当时想回来,可听闻自己的案底没撤,他怕回去自己被判刑,影响孩子。他就继续留在了深圳,后来有一帮云南来的人,吵吵说是去缅甸承包香蕉园,保准几年能赚大发。叶全忠想自己这些年飘荡在外,手里没落下几个钱,空手回去怎么给娘俩交代,也许去缅甸是个机会,等将来做大了,再回来就成了外商了,国家还保护呢。

叶全忠带着满怀的希望,带着对娘俩未来美好日子的愿景,来到了缅甸。脚一落地,就被人用枪顶着头。

叶全忠确实到了香蕉园,不过他成了奴隶,成了免费的劳动力。他的腿就是被香蕉园的主人用铁棍打断的。后来在一次边防行动中,他被边防军解救了,遣返回国,这才回到阔别已久的家。

高考结束后的叶向亮带着兴奋、开心、轻松的心情回到家,当父女二人见面时,场面有些冷清和尴尬,叶向亮的心里甚至有几份愤恨。

叶向亮瞥了叶全忠一眼,她心里瞬间感到:这个人可能就是自己的父亲。于是变得不愿意理睬他。

叶全忠满脸微笑和歉意:亮亮,回来了,考得咋样?

迎接他的是沉默。

罗慧荷瞪着叶向亮说:亮亮,心里的坎呀!轻轻一跃就过去了,你爸当年也是为了家里好,我都没有怪你爸,你还能有啥气生的。你爸回来了,咱这日子就全乎了。一家人稳稳当当的日子喽。这你要上了大学,你爸和我刚好还是个伴。

叶向亮报考了上海一所大学,她想尽快毕业,毕业了留在上海,上海挣钱快,她不能再花家里的钱了。父亲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重担还担在母亲肩上,她必须尽快接上这个担子,她要掌这个家里的舵,把一家人带向美好富足。

从大一开始,叶向亮就开始打零工。周末两天不用说,她全泡在城里,发传单、当促销员、饭店杂货工,只要别人愿意收,能挣钱,她都干。周内只要没课,她也会找机会打零工。她自己印发传单推销自己当高中辅导老师。

大一上学期,叶向亮就攒下一笔数量可观的钱,她给母亲邮寄回去一千元。为这一千元,母女俩发生了这么多年来唯一一次激烈地争吵。

罗慧荷坚决不让叶向亮上学期间打工挣钱,让她安心学习,有好成绩,将来找个好工作。

叶向亮坚定地要帮母亲减轻负担,坚持自己必须要打工,而且四年都要打工,本科一毕业就工作,不考研。

两个人僵持不下。

都是为了这个家,都是为了对方,都是同舟共济想把日子过好。

最后,罗慧荷同意叶向亮去打工,但每周只准一天,要求她尽可能只做辅导老师,其它的零工别去。叶向亮也答应母亲,她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学习上,保证不拉下成绩。

叶向亮这个淳朴、清纯的北国女孩,来到这大上海,犹如荷花池里最高、最亮眼的那一株荷花,显得那么惹眼和醒目。

然而叶向亮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事,她暗自决定:大学四年绝不谈恋爱。因为恋爱耽误自己打工的时间。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不,这个叫高沉的南国大男孩,紧追不放。

叶向亮上晚自习,背后有他的影子。叶向亮去打工,后面有他紧跟的脚步。叶向亮很烦,她必须严厉警告他。

晚自习后,叶向亮堵住高沉:你为什么老跟着我?请你以后不用这样做。看到高沉想辩解,叶向亮紧凑地说道:你什么也不要说。

高沉对着叶向亮的背影说道:向亮,向着那光亮。我就喜欢你这光亮。

叶向亮回过头来:别胡说,可我看不上你,明白不?我压根没瞧上你!

高沉沉默了。

接下来的几天,叶向亮注意到一个落寞的男孩,眼神黯淡。她问自己:是不是有些过分,他真的很优秀的。

叶向亮过意不去,她借口找了高沉。

高沉冷着脸问:干嘛?我还有资格和你对话吗?

叶向亮生气了:高沉,你个笨蛋,这么一点气量。

叶向亮向高沉说了自己的状况和缘由。高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刚在,刚才,那请原谅。其实我家状况也不太好(高沉故意隐瞒了自己的身世,其实他是南方某市市长的儿子)。

叶向亮对高沉说:真的不好意思,大学里我不想谈恋爱,就想好好学习,好好打工挣钱,其它的事情一概不考虑。

高沉说:我可以帮你呀!一个人打工找活总没有两个人好嘛。我保证做到不影响你打工,不影响你挣钱、学习。

两个年轻人说着说着呵呵笑了起来。

毕业后,叶向亮和高沉去了一家外企后,高沉向她表明了身份。

叶响亮却拒绝了高沉,高沉一生气辞职了。

毕业后第三年,叶向亮把父母也接到了上海。

毕业后第四年,叶向亮在上海见到了高沉。

再见面时,高沉在超市卖黑猪肉,旁边的人都笑话他:不像拿刀的,不会剔肉。此时的高沉,已是某土猪养殖场的老板了,他在山区承包了一片荒地,改造成了天然养殖场。

谁也没有忘记谁,两个年轻人又走到一起了。

这日,叶向亮拉着高沉的手,站在海边,他们大声唱道:同舟嘛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

高沉喊道:我们的新日子来到了。

相关文章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向上

    【武侠江湖专题每周精品活动】琅琊令第三十三期:同舟共济 【武侠江湖】 人物:女儿叶向亮,父亲叶忠全 ,母亲罗慧荷,...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我是谁

    武侠江湖 【武侠江湖专题每周精品活动】琅琊令第三十三期:同舟共济 琅琊令第三十三期之同舟共济上榜文章 铲屎官的节...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错过

    武侠江湖 “大将军苏传通敌叛国,罪大恶极,即日起,剥去大将军头衔,打入天牢,钦此!” “等等!这里是圣上当年...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 | 离恨

    南不下黄河,北不过长江。呵呵,君子阁这些年可够忙的! 说话的人转了转手上的扳指,掩于风帽里的苍白脸上露出一丝讥诮的...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未来

    如果未来有名字,我想它肯定叫做幸运。 ⒈ “斯曼,快跑,它们来了。” 我跟斯曼在树林里乱窜,只为寻找躲藏的地方。我...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壁虎

    引子 大宋朝神宗年间,皇帝拜王安石为相,立志通过变法中兴大宋。几年下来政通人和、国富民强的局面倒也初具规模,但随着...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摸鱼儿

    引子 常言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同舟共济,却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话说那曾经名噪一时的关东镖局,只因牵涉到了...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仙人岛

    江南大盗被捕了,各官员自是欢欣鼓舞,聊吹那从京城来的大官如何如何传神,不外乎这大盗从不盗取百姓之物,只偷贪官心上之...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丨 猎杀

    深秋的夜已很冷了。在京城汴梁一宅邸庭院内,身着单衣一动不动立在槐树下的叶南天,眉毛,头发已沾满寒霜,白乎乎的,远看...

  • 琅琊令之同舟共济|白衣书生

    1 翻海大盗在江城。 我收到书信的时候,正在红袖招和弄玉喝酒。弄玉真是个尤物,不愧为红袖招的头牌。 第二天,我从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琅琊令之同舟共济|向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zw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