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文中有一个例子:
一位父亲,把一个家庭的财务状况,比喻为一个蓄水池。他告诉孩子,蓄水池有一个进水口,也有一个出水口。当进水比较小的时候,出水也要相应变小,才能保持蓄水池的盈满。
今年,钱特别难赚,家里减少了很多家庭开支,消费降级,尽量保持蓄水池的水位。
但是,老大有点委屈。
高考刚刚结束,好多同学都去外地旅游了, 只有她在内的几个人没去。一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二是还要准备老二的小升初。
面临着大学升学和小升初,在家庭财务是两笔大的开支,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那天老大提出要买一个吉他,我直接告诉她没钱。她说:我们家究竟还剩多少钱?
这句话很让我崩溃。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的精打细算,在她眼里是抠抠搜搜。我当场提高声调,斥责了她,心中是满满的无力感。
昨天,我把蓄水池的比喻告诉了孩子们,我说:我们一定要保持蓄水池的盈满,如果蓄水池里没水了,万一有火灾怎么办?
孩子们点了点头,不知道能不能走心。
我觉得,教养孩子的过程,就是用心和孩子沟通的过程。要让孩子接受正确的观点,真的要讲究方式方法。同样的意思,要怎么表达,才能让孩子接受,真的是一个技巧。
这就需要,我们作为父母,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与时俱进,才能和孩子们沟通。
在没有看到蓄水池这个例子之前,我和孩子们解释消费降级、节约开支的原因是收入减少。在懂得用蓄水池作为比喻,去跟孩子们讲解家庭财务之后,孩子们应该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这样的技巧和方法,在家庭生活当中,可能经常要运用到。一个蓄水池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类似的比喻,需要我们在生活当中用心感受,才能不费工夫地信手拈来。
二
我们知道,孩子对新兴事物比我们敏感,接受新兴事物也比我们容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青年人经常代表着时代发展的最新方向。换句话说,青年人引导新潮流。
如果父母的思想和观点都落后了,甚少关注到新兴事物,就会缺乏和孩子沟通的共同话题,就没办法了解孩子思想发展的新动向,就容易产生亲子之间的冲突。
同时,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对孩子有太多的限制,只要孩子的品格是正确的,怎样都可以。要鼓励孩子多创新,多尝试,多与外界接触。
比如,Al已经火了一段时间了,在生活和工作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父母如果认为,AI会使人变懒,阻止孩子解AI、接近AI、使用AI,那么,今年高考的作文,孩子就没办法从容地应对。
作为父母,对孩子,就是要用爱孩子的一颗心,尽力托举孩子,成就孩子。
而不是用父母的威严,管制孩子,让孩子在自己的羽翼下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