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有这样一段话: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它意思是,江河湖海之所以能够成为川谷河流汇聚之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因此成为百谷之王。
所以圣人要想处上教导人民,必须先以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在前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这样一来,虽然位居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虽然居于民众之前,民众也不会感觉自己的利益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举拥戴他,而不感到厌倦。
这都是因为他不与民众争权争名争利,因此天下就没有人能和他相争,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争,所以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代的圣人贤君都知道,要想赢得别人的心,让别人为你做事情,就要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的前面,就算自己比别人位高权重,别人也不感到有沉重的压迫感,不会感觉到利益的受到损害,也不会感到厌倦他,大家因此推举拥戴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