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婆家住了几天,一家人来到我父母居住的地方。
这里算不上是我的家乡,却是我生活了很久的地方,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这里读。
这是一个老三线厂,三面环山,一面环水,风景优美。
这里曾经非常辉煌,八几年的时候这里的职工家里就有冰箱、彩电,开始用煤气烧菜做饭。
最辉煌时期厂里正式职工有五千多人,加上家属厂里有万人以上。厂区分为总厂和分厂,总厂是工厂和部分家属区,分厂是家属区医院和学校,两者距离大约5-6公里,每天上下班时间,厂里的班车排着长长的队伍在两者之间穿行,浩浩荡荡。
我们来到父母现在的居住地分厂,这里的家属区居住率60%,都是一些老人、孩子在居住,年轻人很少见到。
下午我们开车来到总厂,先到了以前居住的家属区,一栋四单元五层楼的家属区里只是偶尔住了两三家人。到处长满了草,一楼加建房的屋顶上长满了多肉植物。

我们想从院子里进去,无奈院子里的锁锈住了,打不开院子门,只好从单元门进去。
打开门里面东西摆放整齐,但是到处都是灰,窗户上的玻璃也被打碎了两块。我从家里的矮柜里找出了一些我读书时候到笔记本和磁带,也算是珍贵的纪念了。


展示柜里摆放着八十年代的展示品,一对展翅开屏的孔雀、一盆塑料花、一个钟,两个月饼包装盒,非常具有时代特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