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周的文章都没什么思维框架,临时想到啥就急急忙忙地拼凑出来,比较零散。无法在下笔前心里已经构思好需要表达的内容,只是像挤牙膏那样,边写边凑合。
写文章的目的,无论是议论文、叙述文、小说或者诗歌,都是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一种方式。观点的积累通过两个方面活动获得,一是阅读他人的作品,无论任何题材的文章,都能或多或少地跟自我观点互相碰撞;二是个人经历,亲自经历的事或遇到的人,能体会到人世间暖冷。这是打造我们的素材库的方法,但还必须加入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自己的思考。
为啥不同的人看了相同的内容会有迥异的观点,为啥同样经历一样的事情会有天渊之别的感受,这是我们有不同思考的结果。
一本《非对称风险》,看了前面几十页再也没翻阅了,每每再拎起都感觉累。其实内容不会太苦涩,就是鼓不起劲去阅读,也不是说不喜欢。一种懒惰性倦乏,没有一个外力拉着自己往前走,便没有积极性去做某件事情的动力。书读与不读,不会影响到这个月工资的收入,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便缺乏汲取知识的动力。你要知道,即使我们不思考,脑袋也需要消化人体20%的能量,所以再用其来阅读当然会感觉更累。
孩子、太太都病了,后来连自己也感冒了,身体更加疲倦,这便是一个“休息”的借口。反正身心都累,干嘛还去想那么多,该忙啥就忙啥去呗。这将被事情拖着自己走,缺少主动的思考,事情忙完就算了。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还是这样,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即便再经历多次,也很少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成长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不主动克服好逸恶劳的人性,不可能有机会成就一个体面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