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兔赛跑》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嘲笑乌龟的步子爬的慢,乌龟坚定的说总有一天他会赢。兔子说,那我们现在就开始比赛吧。于是,乌龟拼命的爬,而兔子认为赢过乌龟太轻松了,决定先打个盹,再追上乌龟。乌龟一刻不停地努力向前爬,当兔子醒来时,乌龟已经到达了终点,赢得了比赛。
从幼儿园到小学,老师们和大人们都以此故事来鼓励孩子,稳扎稳打,坚持不懈,定能胜利。
真的是这样吗?孩子从这则故事中受到这样的启发和教育,是要被引入歧途,耽误一生的。
首先,乌龟的胜利与自己的努力关系不大,完全是由于兔子的轻敌和大意所致。
其次,这件事发生的概率极低,就像中超比赛中,门将去喝水,结果被对方攻入球门一样。“喝水哥”与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样,名声大振。
但是,此类事件第二次发生的概率很低,低到为零。
误导孩子们,慢慢坚持,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充满信心,参加比赛,结果定会输的很难看。
似乎故事更强调的是兔子不要太骄傲和大意。
鸡汤文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主题先行,为了教育别人,说明一个普通的道理而编撰一个极端的例子。这就免不了顾此失彼,漏洞百出。
有一个错误的标准答案不如没有答案,或让孩子们不受误导的自己思考,多思考几个答案。
从一个童话故事中,就能领会出不同的答案,或深刻或错误,延伸到影视作品 道理也是一样。
不加深思的滥用,误导就会造就出许多巨婴,学习战狼,在国外遇到意外情况,就聚集在一起,高唱国歌。嫌使馆救援慢而辱骂使馆人员。
巨婴们,动点儿脑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