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 养生-第二章

道德经 养生-第二章

作者: 欧皇seif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18:17 被阅读0次

道德经》养生-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就产生了。有无是相互依存的,难易是相互成就的,长短是相互显现的,高下是相互照应的,音声是相互和谐的,先后是相互紧随的,这是永恒的规律。

因此,有道的人处事不妄为而顺其自然,施行教化不重言语而以身作则;万物兴作而不为主导,辅育而不恃强,功业成就而不居功。正因不居功,所以无所谓失去。

解读:

◎本章核心词:弗居。

弗居是一份超脱,一种智慧,于修身养生言,弗居则心无挂虑;于处世治国言,弗居可以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社会关系。

◎本章两层含义:

☆事物总是辩证存在,事物具有阴阳性、两面性,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对立统一规律的永恒性、普遍性。

☆基于事物辩证存在的规律,圣人修身治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弗居则中和,也正因心弗居,则能“无为、不言”,弃绝特权和享乐思想。

养生解读:

太上特示下手之工,为大众告曰:凡人打坐之始,务将万缘放下,了无一事介于胸中,惟是垂帘塞兑,观照虚无丹田,凝起神又要调息,调起息仍要凝神,如此久之,神气并成一团,倾刻间自入于杳冥之地,此为无也;及无之至极,忽然一觉而动,此为有焉。我于此一念从规中起,混混续续、兀兀腾腾,神依气立,气依神行,无知有知,无觉有觉,即玄牝之门立矣。由是恪守规中,凝神象外,一呼一吸,一往一来,务令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即天地人物之根,圣贤仙佛之本,此最为吾道家秘密天机,不容轻泄者也。——《道德经讲义》黄元吉

相关文章

  • 老子“道法自然”的养生思想

    ——《道德经》的养生智慧之一 □ 湖 山 《道德经》的智慧博大精深,其中的养生智慧是中国养生思想的源泉。老子的养生...

  • 道德经 养生-第二章

    道德经》养生-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

  • 道德经:第二章养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①,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防病治病就是养生

    ——《道德经》的养生智慧之九 □ 湖 山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养生思想,这就是“夫唯病病,是以不...

  • 胡有宸:《归一养生》是什么原理?她的思想是什么?

    《归一养生》系列之总则 《归一养生》理念:自然 传承 博爱 《归一养生》参考: 《风水学》; 《道德经》; 《黄帝...

  • 道德经的两论

    如果用道德经养生,道德经就是高论。如果用道德经治国平天下,道德经就是谬论。为什么呢道德经的中心论点用三句话概括;1...

  • 《道德经》里还讲养生秘诀,你现在才知道?

    《道德经》区区五千字,蕴含了不少养生的观点,今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精塾国学听韩鹏杰讲《道德经》时学到的养生观。 ...

  • 生命之树,需要精心养护

    ——《道德经》的养生智慧之三 □ 湖 山 老子的养生思想,体现在养生实践中,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这就是“重生”、...

  • 《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四)万物作焉而不辞|原创:至道学宫 白云

    作者: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 白云先生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二章解读 天下皆知美之...

  • 道德经与云

    现在很多的人都在解读道德经,我也想说一下我的感受。 教育工作者解读道德经,说他讲了教育的本质; 养生专家解读道德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 养生-第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nb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