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运营模式
谁说用户 “不愿意用隐私换便利” ?

谁说用户 “不愿意用隐私换便利” ?

作者: Eric_王亮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16:29 被阅读23次

    丨全文480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在贪婪的用户眼里,个人隐私不过是寥寥数据而已,他们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宜和利益,他们与产品运营方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facebook5000万用户数据泄漏、股价暴跌之后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

    “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当然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果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他们又愿意给我们用,我们就会去使用它的。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标准。”

    印象中,很多用户就是很贪婪,他们就是愿意用自己的隐私换取便宜和利益,有记忆的几次大的隐私与利益博弈的事件中,有很多很多的用户选择了利益,我们回忆一下比较有争议的“网易星球”和“14年借贷宝全国地推”。

    网易星球——零成本获取用户隐私数据

    网易星球——一个号称“基于区块链生态的价值共享平台”

    在我看来它本质和网易其他产品体系里的积分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区块链很火,所以才强行与区块链沾边,不然用户们怎么会绑定个人隐私信息呢?

    在币圈难免有一种一夜暴富的氛围,网易最开始做了一个招财猫项目,没头没尾的就结束了,然后就是这个“网易星球”,官方最开始都没说清楚项目,也没说清楚价值,然后就开始挖掘“用户价值”了。

    有多少用户不明不白的就绑定了自己的身份证信息、旅行频次、健康信息、教育程度、社交信用程度、娱乐时长、购物金额、通讯信息等与自己真实身份与个人状态极其强相关的资料。

    后来网易星球遭到质疑,多个平台质疑网易是为自身的金融项目而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网易所搜集的信息已经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还款和理财能力了,有了客户信息还愁没客户嘛?

    随后网易星球找到了一条把网易星球的原力变现的方式,推出了网易黑钻用来拍卖网易旗下相关商品,直到这里,你还不觉得它本质就是积分兑换嘛?

    积分兑换只是给了商品固定的积分额度,网易黑钻是用户拿出自己最愿意兑换的积分额度,况且这个额度官方是可以控制的。用户也从竞拍数量、竞拍价、竞拍排行榜名单缺失等多方面质疑内部操作。

    先不论用户质疑的内容,单看网易黑钻的价值也就在2元到10元之间,而且能够变现到具体商品的用户寥寥无几,这样的网易星球值得你把这么全面的个人隐私授权给它们嘛?

    这里不论网易星球项目是否道德与否,商业的本质就是赚钱,他们获取了数据,但也没有供外部企业使用,并且没有强制用户绑定,用户完全可以选择不绑定个人信息、不去掏这份没可能拿到手的金子。

    用户为什么选择绑定呢?为什么还帮着网易传播去获取所谓的原力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贪婪,怕错过了网易区块链这趟车,他们就是愿意用自己的隐私去换取可能的既得利益。

    谁说用户不愿意用利益换取便利?网易星球近乎零成本拿到数百万用户的隐私数据就足以证明:贪婪驱使用户不顾个人隐私的保密性。

    阿里麻吉宝——及时下线的误会

    麻吉宝——一个死灰复燃的手机淘宝客分发系统。

    不出意外的话,昨天你一定见过“阿里出品、必是精品的区块链项目-麻吉宝”,据相关消息看,麻吉宝本来就是阿里妈妈团队做的淘宝客分发系统,所谓的区块链我也不知道怎么强行塞入的。

    至于为什么叫紧急下线,然后努力澄清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麻吉宝与区块链无关,但麻吉宝的产品页面明明写了“区块链”三个字,这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阿里妈妈团队估计是看百度、网易都试水区块链,自己不做一个反而显得对区块链项目不积极,于是就重新让本来已经不运营的麻吉宝重新上线了,并冠名基于区块链的项目。

    麻吉宝很快就刷遍了各个微信群和朋友圈,邀请码一度达到峰值,造成的影响也逐渐增大,随后阿里就紧急下线了麻吉宝。

    归根结底,阿里不似网易,阿里的盘子不容许用户对其产生质疑,而网易则显得格外的没皮没脸,阿里更注重用户信任感。

    在麻吉宝存活的几个小时里,为什么用户会积极的用支付宝登录,那么用力的邀请好友,与网易星球是同理的,都是因为怕错过区块链这趟车。

    估摸着只要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公司玩这种“基于区块链的项目”分销活动就会引发一定量级的转发,就和币圈一样,比特币和空气币都有大量的用户追逐。

    当然啦,不仅仅是互联网的这种授权信息的形式,还有线下地推填表以及下载APP授权个人信息等,都是为了某个利益而去牺牲个人隐私,最有印象的就是借贷宝。

    借贷宝——全国性地推获客

    借贷宝——一个存活至今估值几十亿的P2P平台,2015年掀起了地推狂潮。

    他们会选择礼品或者现金,然后要求用户下载借贷宝,并做活体认证等个人身份认证,为了拿保温杯、玩偶,或者三五十现金的用户都能排着队去下载注册并完成认证。

    在随后的时间里,新闻不断爆出借贷宝借机收集个人信息等,但全国性的地推并没有停止,获客速度依然没有大幅下降,就这样借贷宝一跃成名,还拥有了那么多已经经过认证的注册用户。

    用户肯定也怀疑借贷宝的动机,但心里总归觉得“反正也骗不着我,注册认证下就能拿几十上百块的礼品,太划算了”。这一切都是贪婪驱使着用户心甘情愿的把个人信息送给别人。

    哪里有利益,用户就敢把自己的隐私放到哪里,最终在互联网上再也无处遁形。于是乎,有更多用户是破罐子破摔了,反正早晚都是个透明,自己也没多少钱,诈骗什么的也不能怎样,撸点儿羊毛也挺好的。

    有这个思维的用户恐怕会失望了。虽然不知道前段时间的“大数据杀熟”到底是不是全网存在,但是“心理底价定价”我想一定是有的。

    “心理底价定价”是我为了描述而通俗化的称呼,想表达的意思是平台通过你的隐私数据知道你所能承受的价格底线,然后就给你展示你的底线价格,让你觉得心满意足的买了该商品或服务。

    比如你要去买一件衬衣,你心里一定有一个预期价位,要么是70,要么是100,又或是300以上,这个数字其实可以通过你的餐饮消费和打车频率等信息来判断的,经过算法的不断对你试探,最终就能准确知道你对每一件商品的心理最低价位了。

    了解了你的心理底价就好比“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它就能给你推荐你喜欢又有能力购买的商品或服务了,而最终可能会导致大数据杀熟,也就是同一个商品或服务,你与别人价格不同,这其实与你和平台熟不熟没关系,而是与你的心理底价有关系。

    而这一切的起源于“你不注重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随意授权通讯录、身份证等隐秘信息给平台或个人”。

    更不可否认的是:即使你不轻易授权个人信息给任何平台,你也很有可能会丧失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从而变得无处遁形。

    也许最终我们还是会变成透明人,但至少现在你还可以尽自己努力保护个人隐私,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说用户 “不愿意用隐私换便利”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pi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