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变现、阅读变现、文案变现、朋友圈变现、抖音变现......这年头,课程海报上不加上“变现”两个字,都不好意思出来“卖”。
疫情以来,居家隔离期间,手机里没囤几个网课,没参加几个训练营,都没有底气发朋友圈,而面对铺天盖地的线上课,训练营,“变现”之所以这么高频,那是因为这个词最能打动“韭菜们”。
海报文案中,那些辉煌的个人变现成功经历,并让每个看到的人都在幻想:我也可以,可是正如李诞在一次脱口秀大会所说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大哥,我是可以复制,但我不知道该往哪粘贴。
上了这些变现课,真的可以变现吗?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知识付费时代,想要知识变现,需要做些什么呢?
在我看来,任何可以快速复制的成功,都没有什么竞争力;真正的变现路径是找一位好导师+用产品思维持续努力。
成功很难复制,失败尚可借鉴
上世纪末风靡一时的成功学现在好像没有市场了,变现倒成了成功学的变种,秉承着成功学的某些逻辑:模仿成功变现者,就能变现;坚持做,照着做,就能变现。
模仿真能成功吗?我大学有个同学,大二的时候看了一本《比尔·盖茨传》,发现比尔·盖茨大二退学了,于是,他也决然地退学了。退学后,加入了一家美其名曰“外币投资”的公司,也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庞氏骗局”,开始他的闯荡之路,现在,他因为经济欺诈在监狱里待着。
《比尔·盖茨传》里不会写,盖茨的妈妈跟IBM的高管是非常好的伙伴,正是他妈妈的关系,才让微软刚刚起步的时候,拿到了IBM的DOS系统订单;也不会写,比尔·盖茨从小就能玩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他从哈佛退学仅仅是因为哈佛没有他想读的专业,哈佛的学习对于他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更不会告诉你,模仿他,你得先考上哈佛再在大二退学,因为这样不符合“成功者”的光荣伟大正确。
马云爸爸建立的阿里巴巴商业帝国,他和“十八罗汉”在湖畔人家小区白手起家的故事,不知道激励了多少创业者,但是马云爸爸不会告诉你,当年他为什么可以和商务部访美使团一起去美国,让他第一次见识到互联网,他也不会告诉你,当年在国内找不到资本投资阿里巴巴的时候,为什么孙正义会跑过来给阿里投资,更不会告诉你,创业中有多少艰难和障碍是被强大的家庭关系网络一一解决的,因为这不符合公众对于“成功”的想象。
再往近了说,,那些变现的很多大v们,在他们的课上,不会跟你分享,他刚好碰上了一个自媒体兴起的风口,所以9个月做了50万粉;不会告诉你自己在积累过程中遇到了多少贵人,做了多少资源整合,更不会告诉你他之前走过多少弯路,而只是把他认为的成功之道萃取出来,告诉你们,这样做就对了。
成功者很容易会产生归因偏差:总是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个体努力而忽略了情境的因素。
所以不要轻易地相信模仿成功者,你就能成功,你照着做坚持做的是方式,却不一定能复制他们变现的结果。因此,变现类课程请谨慎选择,降低预期,有时成功真的很难复制,因为你无处粘贴。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想成功,别去模仿成功的案例,而会多看一些失败的案例。套用这句话,我想说:想变现,别去羡慕那些变现成功的人,多看一些失败的案例,去规避失败故事中,你能找到的存在于你身上的东西。
更别想着快速变现,所有可以快速复制的方法,都没有竞争力。
知识变现法则之找一位好导师
上面列举的所有变现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技能学习。而技能学习最佳方法指导手册——《刻意练习》多次提到:
刻意练习与其他类型的有目的的练习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上存在着差别。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刻意练习》第128页)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可能,最佳的方法几乎总是找一位优秀的教练或导师。(《刻意练习》第140页)
为了你的成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找到一位好导师,并向他请教。(《刻意练习》第187页)
阿拉丁由于爱读书,处于好奇查询了最近很火的某个“读书变现训练营”的主持者,一个兜售各种快速阅读方法,号称靠读书,写各种稿件,年入百万的“领读导师”,没有自己的公众号,头条号30几个粉丝,豆瓣的最后更文也是18年的事,现如今这么开放的网络时代,都无法找到相应的作品,或者已经取得的成就,很难想像,这样的导师,能对学员做出什么样的指导,无非就是把一些理论和工具拼凑在一起,贩卖一个信息差异罢了。
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某些“写作变现”训练营,讲师自己没有写过像样的文章,没有出过书,就宣称可以教你“变现”,估计他自己“变现”的手段就是“收割一波智商税”。
所以任何技能性的学习,找到一位好导师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好导师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呢?
“人工智能之父”,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第一位获得图灵奖的学者马文·明斯基在作品集《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论教育》中的一篇文章《榜样、导师和印刻者的力量》也提到:
“导师”的词典词条中提到,导师应具备如下特点:“为经验不足的年轻人提供建议和支持,并监督和促使其进步。你信任、尊重、钦佩并特别关注你发展的人。”这又是一个大论题,我们能据此列举更多关于导师的特点:一个好导师必须也是一个好老师,可以教授一个领域的实际内容;一个好导师也应该是一个教练,可以培养孩子的必要技能;一个好导师还应该是一个榜样,可以激励孩子树立正向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因为这本书是写给教育工作者的,所以里面的教导对象是孩子,但是他对“导师”的定义,适用于所有技能学习领域。
一位好导师,首先,他必须是个好老师,在这个领域是必须是一位非常专业的专家,过去他在学习这些技能的时候,趟过所有的坑,知道这个领域基础是什么,正确的技能表现是什么,学习技能的基本规律是什么,他知道学习某些事情的最佳次序是什么;
其次,他必须是一个好教练,他能理解并示范正确的方式来展示各种各样的技能;他可以提供有效的反馈,并能够设计一些专门用来克服特定缺陷的练习活动;
最后,他必须是一个好榜样,他做过这个领域所有正确的事情,经验丰富,且可以作为一个正向的标杆。
阿拉丁在过去两个月,连续参加了两个训练营,一个讲师营,一个写作营,都是同一个老师的,这个老师是资深培训师出身,有自己的授证版权课,自己写过5本书,翻译过4本书,带出过连续三届“中国好讲师”的冠军,这样的成绩,证明他是一个好老师,也是一个好教练,在学习中,能感受到他在这个领域的经验之丰富,对于作业安排上的科学性,并且他开放、影响、传承的核心价值观感染着每一位学员,无私地把他的资料毫无保留地发给学员。
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请来很多他认可的嘉宾做一些关于参加“好讲师大赛”和“素人出书”的分享,听完这些分享,原本对于写书只是一个“词汇”的阿拉丁,终于清晰地了解了出书的全过程, 以及如何做前期的准备和选题。
于是阿拉丁也冒出了写书的念头,因此确定的主题方向是:模型化思维工具,而且是准备先设计出自己的课程,并把课程转化为线下课程,再化课为书。但是,阿拉丁又不知道有没有受众市场,于是就给老师发了个微信,向他咨询一下。
忐忑地等待了一天,没有回信,我沮丧地以为就这么石沉大海了,第二天,我接到语音的回复,这位老师专门去问了出版社的朋友,还向培训经纪公司打听了一下思维类课程在市场上的现状,给出了一个准确地令人心安的答复,就是:思维类课程在企业端都没怎么受疫情的影响,课程都已经排到三个月以后了,如果你的课程受欢迎程度高的话,化课为书是有可能的。
听到这样的回复,阿拉丁不由地感叹:永远向有结果的人要答案,因为结果是不会撒谎的。
知识变现法则之用产品思维持续努力
找个好导师就能变现吗?答案是否定的。
导师告诉你所有练习的步骤,如果你不去练习,你还是那个原来的你。
坚持,努力去练习就能变现吗?
不一定,没有结果的坚持,方向错了的努力,也不会变现。
那需要什么样的努力呢?
请让你的每一次努力都有个结果,得出一个产品,然后交付用户去使用,得到反馈,持续改进你的产品。只有这样的努力才能真正得到变现的机会。
1、有结果的坚持和努力才有意义
有人说,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有结果。未必:坚持吃饭30年,会是一个人炫耀的资本吗?除非你成了美食家;坚持早起,早起后半昏半醒地刷手机,那么早起无非增加了你看手机的时间;坚持各种学习打卡,打完一个又一个,然后呢?几年以后还在打卡;不求粉丝,不求阅读量,只是埋头原创写作,美其名曰梳理自己,实际就是自娱自乐。
我不反对坚持,我反对“没有结果的坚持”。
有结果的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没有结果的努力一定不会成功,那只是“看上去很努力”,除了享受那个努力的过程中,他人的认可和坚持下来的成就感,你可能一无所获。
2、有产品导向的努力,才会让你精益求精
阿拉丁最近一个月坚持做一件事,就是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都会在几个微信群和朋友圈发一张日签,我这样做有几个结果导向:1,让群里的伙伴每天早上接受一张美图和一句正能量的话,开启美好的一天;2、增强自己的曝光率;3、使得自己早起有一件事情做,不会赖床。4、收集金句。尤其是第4个,完全是为提高自己文章的可读性的一项积累工作。
刚开始的几天我还没什么感觉,因为也没有什么反馈,突然有一天,我因为起来后又睡着了,群里小伙伴还在催我:今天的美图呢?
我才意识到,原来有很多人在守候我的日签,每天制图时,就有了用户形象在大脑中浮想,你就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它做好,每天的图片和上面的语句都是原创加精选。
所以,当你的努力和坚持有产品思维,是在打造一个产品,甚至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在打造和包装的时候,你就会追求用户的体验,那么就会形成一个明确的结果导向,你对坚持这件事情有了内部动机和外部激励,而且外部的反馈会让你把坚持的事情越做越好。这样的坚持才有意义。
3、只有变成产品,投入市场,并被市场接受和认可,才能变现
坚持读书容易,写篇书评试试;
坚持徒步容易,写写游记试试;
坚持打卡容易,做份简历试试;
坚持学习容易,写份总结试试;
坚持培训容易,设计课程试试;
如果你只是坚持做着产品,心里明白这是要投入市场的,放进去后,接受用户的反馈,再来改进,完善,这样的能力成长,会自动折合成市场价值,因为经过市场检验的能力,就是变现的基础。
所以,找到好导师,接受正确的练习指导,并把自己和自己的努力当作产品去打造,并不断接受市场的反馈,你才能慢慢做到知识变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