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作者: 静知常容 | 来源:发表于2020-02-09 23:36 被阅读0次

这句话可以这样断句,说,子罕言利,把与命与仁和利并列起来,也就是说孔子很少谈到利,也很少谈到命和人,这是一种理解的方法。

但是也可以这样理解,因为与这个字本身代表着赞同的意思就是孔夫子很少谈利,它比较赞同的是谈论命和人这两件事,究竟哪个理解是对的?我们先来查一下这个数据,在整个论语当中出现利这个字的大概有6处,出现命这个字的有7处,出现仁,这个字的有59处,所以说孔子罕言人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利和命两个字的出处的地方,这个态度也是不同,就是凡事谈到利这个字的时候,孔子基本上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吧?

它是一种否定的态度。

而谈到了关于命这件事情的时候,孔夫子基本上是一种肯定的态度,他说了天而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子罕言利,这应该有一个逗号,然后与命与仁,语不是连词儿,是动词。孔子更认为说给我们人生带来最大驱动力的东西绝对不是利,如果一个组织一个个人做事都是以利作驱动,做什么事首先考虑多少钱,这个是有多少奖励,那么这个事是做不长久,而且长此以往,放于利而行则多月,对吧?

所以整个组织就会变得越来越难带。

对于孔子来讲,认为命和仁是更重要的事情,区别是什么?你看我们讲使命、宿命、天命,这个都是命,如果一个人能够接受命这件事情,我们能够知道我们人生有一些终极的需要完成的任务,那天我看网上说什么叫使命?

使命就是使了劲,也要去做的那件事就是使命。所以当我们用使命去驱动我们自己,我们用人性用追求成为一个志士仁人来要求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走得更远。

所以孔子驱动别人的不是利,而利,在今天成为大多数人人生的驱动力,不得不说是走错,因为尼采和叔本华的理论,叔本华说,人生是没有意义,因为如果你的目标达不到,你会觉得很痛苦,如果目标能够实现,你会觉得很无聊。

所以你的人生是在无聊和痛苦之间摆动,这个说法的前提就是,你把人生仅仅视作是一个以利益驱动的方向,就很容易变成这样,但是如果用孔子的方法说,命和仁才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驱动力,你会发现它变成了一个无限游戏,就是你一边在追求难以达到的境界,一边在享受这个变化的过程。

我们对于人的境界叫做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一直有一个目标可以追求保证它不无聊,但是同时我们又会觉得这件事情有很大的难度,有很多的考验在这里边,所以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既不无聊也不会痛苦,这就是我们说孔子的理念。

所以记住这句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仁是我们的责任,理想命是我们的使命和天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so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