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随想(2)
赵老师的化学课,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他发出的声音非常的小,给人一种催眠的感觉。他是一位男老师,应该有洪亮的声音。声音小,导致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精气神不是很好。听完整节课之后,值得肯定的地方为:首先,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处理非常的到位。下午第一节课,赵老师很早来到了教室,已经陆陆续续的有听课老师来到了教室。赵老师让学生一个个上黑板写上节课的习题。通过学生在黑板上暴露的问题,赵老师进行了点评。有效地利用课前的时间会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很大。课前五分钟的准备,会让学生的学习应该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很多学习效率不强的班级,你会发现上课前学生都会吵成一锅粥,等上课之后,学生急急忙忙的寻找书籍和必须用品,导致老师讲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后,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的状态。老师早到教室一两分钟,及时的组织活动,会让课堂效果提升。这个可以作为一个课题研究,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去探究。其次,赵老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只要学生能够回答上问题,赵老师会及时的回应,让学生感到老师的重视。以前,有人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很有名的博导分享他的孩子的故事。博导发现自己的孩子回家后闷闷不乐,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根本不搭理。没有办法,博导从孩子的同学口中得知,原来,这个孩子上课回答了一个问题,答案非常的准确,老师没有做任何的点评和肯定,只是让孩子坐下。孩子感到付出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一直闷闷不乐。其实,岂止是这个博导的孩子,我们正常的人,如果任何一件事情已经付出之后,没有得到肯定,没有得到回应,我们会感到非常伤心和不满意,只是我们学会了事故,学会了掩盖而已。因此,从赵老师的课堂上感受到了肯定。最后,赵老师课准备的扎实。无论从课件,还是教案,能够感到老师的认真、踏实。
这节课值得讨论的部分是:首先,赵老师没有板书意识。整节课两个版面都占完了。最后,意识到没有板书,匆匆的弥补板书,时间仓促,导致课题都没有完整。不注意板书设计,这是很多老师的一个共性。其次,作业设计随意性很大。双减之下,有必要考虑作业设计的完整性,有效性,而不是简单的课后作业堆积。最后,学习的气氛比较沉闷。学习气氛的沉闷,除了老师的本身调动有关系外,还与下午第一节课有关系。老师应该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之中,这样才能够激发出一种学习的场域。营造学习的场域是每一个老师上课时时时关注的事情。
听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老师的有缺点,更应该看到我们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