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澂大篆论语》第14天,进入《八佾第三》篇的学习和临写,八佾篇集中谈论了孔子思想体系中“礼”的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阐述了“礼”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在孔子看来,“乐”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认为,不同阶层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采用的“乐”是不同的,所以季孙氏用天子才可以使用的八佾舞于庭院,就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这是孔子所谓的乐礼。
关于音乐之礼,梁实秋先生有一篇文章,倒是更适合说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乐礼”,文中说到邻居的两个女孩深夜唱歌,让人不得安宁,也有孔子所说“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感觉。
音乐是有极强的侵犯力的,它在空气里波荡而来,无孔不入,除非你用耳塞塞住耳朵。有些人完全不理会音乐原创人创作时的背景和创作时的情感,不分场合,如果是自己轻声哼哼倒也罢了。且不说广场舞的大喇叭了,最怕的还有手上拿着小喇叭播放机大声放音乐的,或是在公园里散步、或是在公交车上,不管别人喜不欢这歌这曲,反正自己很享受,沉醉其中,实在没有“礼”!梁实秋先生说:“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大声放音乐也是这个道理。
《八佾篇》接着也讲到仪式及丧礼,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易也,宁戚”。就是说,礼仪的形式要简朴,不要讲奢华;就治办丧事来说,与其仪式上办理得很妥善周到,不如内心真实悲痛来哀悼死者。这才是真正的“有礼”,这一点我是很认同的。
有些地方的习俗,葬礼上要大哭大号,貌似很悲痛的样子,实则是做给外人看的。如果相信人死后有灵魂的话,我想真正的悲伤和不舍,死后的灵魂也是有感知的。来自内心真实情感的表露才是真正的尊敬和尊重,才是真正的“礼”。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人有许多的礼仪礼节,彬彬有礼,谦让有礼,是孔子和儒家思想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积极倡导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的言行,社会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和谐。
早上写完字,匆匆忙忙的坐地铁去赶动车,尽管周末,车里也是满满的。我看到在地铁上抢占座位的,随地吐痰的,在火车站不排队加塞的,总会有的,给他们一些时间吧。
从成都到德阳,动车只需要23分钟,我因为在家贪写字,误了火车,只好改下一班,于是在火车站逗留了近三个小时。既然我们整个的人生都是旅程,又何必在意要在这个站点多逗留一会儿呢?再说有这样一段时光可以看看书、可以写写文字,还可以听音乐,可以静观世间来来往往的人,又何尝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呢。
2018年10月20日
《吴大澂大篆论语》第14天 《吴大澂大篆论语》第14天 《吴大澂大篆论语》第14天 《吴大澂大篆论语》第14天 《吴大澂大篆论语》第14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