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座无法超越的人生丰碑
从庙堂之高走向江湖之远,不论是黄州,还是惠州,亦或是儋州,对寻常人而言都是无法生存之所,都是人生无法跨过的苦难极限。但是,苏子却以自己的豁达、乐观以诗文为伴,一路吟唱,为后世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自苏子在人类历史上树立一座丰碑始,似乎没有哪一位能够再超越,没有谁能够翻越丰碑。
回顾苏子一生,因为满肚子的不合时宜,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贬黜外放成为他仕途生活的主旋律。从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到流放不毛之地的海南岛,每一次遭受的苦难绝非常人能够承受。但是,在老之将至时,东坡先生追忆“似水流年”时,不是以怨怼和愤恨书写,而是半带戏谑的口吻吟唱出“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从遥远的眉山走向皇城,苏子怀揣出将入相之志,希望能够在京城施展经天纬地之宏图。可是,一个人的命运与强大的社会世俗相遇时,不是个人决胜于世俗,而是世俗湮没与个体生命。苏子的年轻气盛、恃才傲物虽然得一时之快,但是却为自己接下来的仕途之旅埋下祸根。尽管前行的路上有以欧阳修为首的贤达名士的提携护佑,但与庞大的奸佞阵营对抗时,仍然显得势单力薄。一时之气的时文本是劝谏之辞,但是却成为奸佞小人攻讦诋毁的工具。一百多天的牢狱之灾,让年轻的苏轼不得不重新审视现实、思考人生。
以戴罪之身前往黄州,无权理政,没有薪水,生活陷入困顿之中。即使如此,苏子虽然有愤懑,但经过短暂的调适以后,一代大文豪开始为开门七件事精打细算。把富日子过得寒碜是无能,把苦日子过出快乐幸福是智者,显然苏子属于后者。朋友的接济,居家不辞辛苦地垦荒,终于解决了一日三餐的大问题。解决了温饱问题,就有了用心经营生活的心情。于是,东坡先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黄州这个偏远之地开始对自己是生活和人生进行重新思考与规划,并时时徜徉于周遭的山水间。不可否认,黄州遇见了苏轼,美名传古今,而苏轼亲近黄州的山水,则激发了他蕴藏体内的创作灵感。泛舟赤壁,一词二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丛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不论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还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都堪称绘景的典范。而景为情生的文学旨归,黄州山水诱发的关于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更启人心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清风明月,大自然之无尽藏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沙湖道中偶然遇雨让劫后余生的苏东坡对现实和人生的觉解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竹杖芒鞋轻胜马,也无风雨也无晴......
黄州谪居,非但没有摧垮苏东坡的意志,反而生命力变得更加强大。看淡世情,看淡荣辱,也看淡了生死。一封诏书打破了苏子平静的生活,于是,苏东坡带着东坡肉,拄着东坡竹向皇城进发。官场如战场,朝廷的政治斗争不亚于沙场,只不过兵不血刃,没有硝烟而已。经历过乌台诗案的劫难之后,苏东坡意识到诡谲云涌的官场的步步惊心。为了远离是非之地,他赴任杭州。为官杭州,造福的不仅仅是当地的百姓,也为后世留下了人间天堂的美景。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断桥卧波......纵使风雨剥蚀,不变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人间胜景。
置身官场,士林之人是无法掌控自己的前途命运的。每一次皇位的更迭,必将引发朝廷的地震,新旧臣子因主人的变化,必然会被卷入权力斗争的旋涡中。只不过有的是以狂者的姿态积极参与其中,而有的虽然以狷者自保,但也无法置身事外。高太后离世,章惇主事,苏东坡成为了被打击的首选,被贬外放遥远的惠州对苏东坡来说也算是幸运,毕竟生存权没有被剥夺。与黄州相比,惠州的生存境遇更加艰难。即使如此,苏东坡仍然以乐观之态面对举步维艰的生活。戴着东坡笠似老农般穿行于惠州的街市和田间地头。寻百草,煎草药,为百姓解除病痛,带着违背朋友誓言的惭愧,在瘟疫无情蚕食百姓生命时,用朋友传授的秘方拯救无数无辜的生命。除了与百姓同甘共苦,闲暇之余造访古刹寺庙,拜访得道高僧成为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苏轼来说,信奉儒家思想,积极而为,怀揣兼济天下之心为民请命,与民同乐,这是他生命轨迹的主轴,但是现实的残酷让他必须寻找另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栖息地。对苏子来说,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摆渡人生。
惠州立足未稳,一封敕诏送达。皇命难违,苏子再度出发,不是前往京城,而是赶往天涯海角的儋州。不毛之地,人烟稀少。既来之,只能安之,纵使有多少不情愿也无济于事。乐天派、修行者的苏东坡生命的韧劲再次被激发出来,他告诫自己不仅要活下来,而且尽可能地活出色彩和温度。好在儋州逗留的时间不长,不久朝廷召唤回朝赴任。可是,已近古稀之年的苏东坡哪里经得起舟车劳顿之苦,长途的颠簸让他一病不起,几番抗争,终没有战胜死神,一代大文豪在回京就任的途中撒手人寰,带着不舍,带着遗憾,带着对尘世的牵挂。
自古士子多劫难,用此语观照苏轼是恰当的。虽然屡遭迫害,但苏东坡身处困厄而不折。了悟儒释道思想之精髓,并把它们很好地融合。正是有了这种思想复合体的护佑,苏东坡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顿,都能够以一种从容的心态面对,并淡然处之。对人生参悟透彻的人,他对与自己相关或不相关的人也会表现出一种大爱与慈悲。文人惜情钟情,苏东坡当属其一。与王弗的伉俪深情的演绎,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咏叹;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的留笔记挂。对苏轼来说,纵使妻妾成群,自己独爱一人。这份爱不仅仅是红尘世俗的柴米油盐,更是灵魂契合的精神共振。
苏轼属于一个时代,更属于华夏历史中的一脉。生活于世俗,但不为世俗所囿。纵使时代负自己,但自己不会放弃追寻的权利。活出生活和生命的本然状态,把苦难作为人生攀越和生命突围的阶梯;以诗词歌赋为生活的佐料,把琴棋书画作为人生的补品。端居在竹林间,虽不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但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足以艳羡了芸芸众生。好一个苏子!!
(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城南分校 陈士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