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华名家的读书方法

中华名家的读书方法

作者: 浅巷墨漓_53a2 | 来源:发表于2019-04-09 20:15 被阅读0次

      孩子们读书是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书,更取决于怎样读。让孩子掌握读书方法很重要。而我们中国是诗书大国,很多中华名家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

      学习强国中介绍了五位中华名家的读书方法。

        一、朱熹的“二十四字”读书法

      宋朝著名学者朱熹在读书方法上,总结归纳出二十四字阅读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须教有疑”。

    朱熹的这“二十四字”阅读法,实质上谈的是一种精读方法。

循序渐进︰

    从基础知识读起,一本本读通,读时对文献中字、词、句、篇等要逐一弄通,有系统、有步骤,从浅入深进行阅读。

熟读精思︰

    要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和思考,深刻领会其要旨,使书中的话好像出于自己口中,其思想似如自思。

虚心涵泳︰

    要仔细认真的阅读,反复自我切磋、研磨、体会、切忌马虎从事,或自以为是。

切己体察︰

    要结合思想、经验、阅历、需要,去体验文献中的意味,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着紧用力︰

    要聚精会神、下苦功、花大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须教有疑︰

    要善于提出和解决问题,学会“质疑”,阅读要从“有疑”到“无疑”之后,才算真懂,才算掌握其实质。

      朱熹特别强调“循序而渐进”。打开书切忌狼吞虎咽,否则只能食而不知其味。而我们很多孩子在读书时做不到这一点,只知其一,不知其所谓。我们要引导孩子精读一些书。

    二、顾炎武的自督读书法

    顾炎武认为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诚地对待它。他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书,限定每天把读的书抄一遍,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写读书笔记,写下心得体会。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而有些孩子读书只浮于表面,所以在和孩子们交流发现这一问题后,我让孩子们写读后体会。而孩子的读书笔记还须加强。

  三、巴金的“回忆”读书法

    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读书,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读过的书。我们可以让孩子睡前闭上眼睛回忆读过的书,温故而知新。

  四、鲁迅的读分外之书

    他提倡不要对阅读范围进行狭隘限制,只让学生读文学书或作文书,鲁迅年轻时,除了规定的功课之外,花鸟鱼虫,无一不读。我们应该让孩子广泛读书,读生活,读自然,读社会。

五、秦牧主张“牛嚼”与“鲸吞”

    秦牧在谈到读书方法时,他主张牛嚼和鲸吞。秦牧说过,一个想要学点知识的人,只有“牛嚼”而没有“鲸吞”,是不行的。知识需要储备,除了专业的知识点,还需要广博的各科各业的学识。一个人如果只是每天吃一点精米,不吃五谷杂粮,不吃各种蔬菜瓜果,身体总是会有毛病的。反过来,只知道“鲸吞”,不知道“牛嚼”也是不行的。只有将“牛嚼”和“鲸吞”二者严密结合起来,才能更深更广地掌握知识。既要大量地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又要对其中少量经典著作反复研究,细细品味。只有这样,精读泛读紧密结合,才能够达到读书的目的。

      从这些中华名家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合适的读书方法,然后让孩子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让孩子不但要读书,还要掌握读书方法,形成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名家的读书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xw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