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indle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名家是如何读书的呢?他会如何做读书笔记?他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
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
书里的内容分了三个部分:
1. 毛姆对阅读的一些看法,个人心得体会以及读书方法。
培养阅读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所避难所,让你逃避几乎人世间所有的悲哀。
对于这一点我比较认同的。阅读不一定给你带来一所避难所,但一定能够让你精神有所依归。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一个人的狂欢,在书海里你可以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不同维度,也可以和不同的人在精神上对话。不管是引起了你的共鸣还是让你反感,能够引起思考就是一种收获。
学会跳读,能够在阅读中获得最大的乐趣。
对这一点我并不能够完全的认同。跳读或许会适合一些工具性的书籍。像文学性的一些书籍,小说,散文,或者历史类的,如果跳读我认为会很影响阅读体验。我是属于比较笨的一类的阅读者,担心跳读会漏掉了一些很重要的信息。但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提高阅读速度的。
对于现在很多的标题党,读书千本百本,我只给你推荐这几本之类的文章。大概是把这个跳读技术运用的炉火纯青了吧?读完标题和目录就算是读完了一本书吗?快餐,终究是营养不良的,不管是生活食粮还是精神食粮。
2. 毛姆的名家作品阅读随笔,如小说一般精彩
这一部分毛姆分析了一些名著作品的内容和写作技巧,分享了作者的一些生平经历和趣事。
读起来趣味盎然,能够了解到作品背后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毛姆挖掘了那些名作者的趣事和囧事,描写他们的相貌时总让我觉得毛姆很想贬低一下他们,也许这就是是文人相轻?
偶尔还有种感觉就是:天啊,这种渣男怎么能写出这传世之作嘛?这不单是读书随笔了,有点儿名人传记微缩版的味道。他对不同作者的小说描写技巧有弹有赞,我觉得是阅读体验最好的一部分。
里面提到很多的作品《傲慢与偏见》,《红与黑》,《包法利夫人》等等在上学期间就读过了的。很多内容也忘得七七八八了,就着毛姆的这本书再重温一下那些作品,应该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要好好计划一下。
3. 毛姆对哲学宗教书籍的一些看法。
自己对这类书籍接触得比较少,所以读起来也比较索然无味。
但有一点是他对宗教的看法我还是认同的:
我们也不能因为证明不了上帝的存在,就否认其存在,人们始终有孤独感和畏惧感,始终希望自己和宇宙万物保持和谐。这些相比于自然崇拜,巫术,崇拜祖先崇拜,或者道德更像是宗教的根源。
在有宗教信仰的社会里面,会看到有更多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
在美国的每个周日,教堂里都能够看到人们表达的感恩之心,和对社会的一份回馈。这些表达的背后让人会变得平和很多。
也曾在西藏旅行的路上看当地人的拉萨朝拜之行,每一步都是五体投地的朝拜,当时热泪盈眶,是什么样的力量才可以做到这样?
也接触过信仰五花八门的印度客户,他们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一样神,却一样恪守自己对神许下的承诺。他们说,神在看着呢。
所以宗教在精神层面还是让人有所依归的。当然极端组织利用宗教给人洗脑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读完这本书的收获是:看到了毛姆是如何认真细致得阅读一本书,几乎是刨根问底式的了。读书笔记是兼带批判性和欣赏的目光去做。他推荐的读书方法是跳读。他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我们普通的阅读者,可以借鉴。但对于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还是可以多多学习他的方法。
所以读书的态度需是认真的。然后我们才能体会到:阅读是快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