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微故事
BBC中国除夕之夜 向全球现场直播宁波“红牡丹”

BBC中国除夕之夜 向全球现场直播宁波“红牡丹”

作者: 最美符号网 | 来源:发表于2017-02-14 10:51 被阅读0次

2017年1月13日至31日,宁波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社长姜红升,受英国诺丁汉大学艺术中心的邀请,在英国举办以姜红升于2016年10月-11月在英国创作的中国画牡丹《吉祥》为主题的“英国春晚”。这是自2016年1月以来,姜红升第三次受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的邀请,在英国举办“欢乐春节”、中国书画教学、姜红升中国书画作品展等中英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上万名英国当地民众。“红牡丹”走进了诺丁汉大学艺术中心、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诺丁汉大学George Green Library图书馆、英国贵族高校Harlaxton城堡大学、诺丁汉市中心Old Market Square广场、英国Linby等中小学、以及英国贵族阶层。

“红牡丹”在原有《牡丹班》的基础上,新开《冬梅班》、《兰竹班》、以及汉隶《春联班》等,让英国民众更多地体验、分享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英国BBC除夕之夜现场直播宁波“红牡丹”

“红牡丹”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英国民众掀起了一场又一场中国文化的热浪,也吸引了英国诺丁汉电视台、英国特伦特电视台的专题采访报道。

2017年1月20日,英国诺丁汉特伦特电视台聚焦“红牡丹”。

2017年1月24日,英国诺丁汉电视台聚焦“红牡丹”。

英国诺丁汉电视台主持人Nicola(妮可拉)在连续“跟踪”姜红升5天的书画教学课堂与文化交流活动之后,被英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及学员们临习创作的中国书画习作深深感染。妮可拉与诺丁汉大学艺术中心联合推荐姜红升接受英国BBC采访。时间安排在2017年1月27日下午2点15分,也就是中国除夕之夜北京时间晚上10点15分。

英国BBC,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BC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BBC一直以其客观的角度和极高的品质而享誉全球。虽然采访时间已经有了预定安排,但就在采访前的一天,诺丁汉大学艺术中心主任Shona(雪娜)反复说明:“在进入演播厅接受采访前的任何一刻,都有可能被取消。”要进入BBC,绝非易事。

然而,英国BBC未改初衷,还是选择了宁波“红牡丹”!

格林威治时间2017年1月27日下午2点15分,即北京时间1月27日晚上10点15分。正是中国万家团聚,欢度春节的除夕之夜,姜红升应邀走进了英国BBC演播大厅,向世界讲述宁波“红牡丹”与中国文化、鸡年春节的故事。

英国当地时间1月27日下午2时15分,姜红升应邀走进BBC直播室,接受主持人Alan Clifford(爱伦·克利福德)对他的专访。

姜红升身着龙纹刺绣大红唐装,携带了字画、毛笔、书籍等,向爱伦•克利福德讲述了穿新衣、吃年夜饭、守岁、发红包、走亲访友及闹元宵等中国新年传统文化故事。

姜红升用流利的英文向主持人解释鸡年生肖文化,在中国的传统鸡年中,“金鸡报晓”寓意新的一天开始,光明即将到来。“鸡”与“吉”字的读音正好相似,蕴含着吉祥之意。

主持人对姜红升赠送的《露湿天妃》牡丹画作深表喜爱。胭脂色的牡丹花犹如含羞少女般盛开,画作落款“天妃采露湿红妆”,温婉细腻的诗句,构造了“女子清晨采撷露珠浸湿嫣红妆容”的美好画面。而这朵胭脂牡丹就如那位湿了妆的少女般盈盈玉立。围绕这一作品,姜红升解读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诗书画印”。

“牡丹花与落款诗句组合的优美意境与动人故事,每每让观赏画作的国际友人百转回肠、潸然泪下。”姜红升如是说道。

姜红升创作出的牡丹花柔嫩细腻,毛笔一卧一提,一片娇软的花瓣即刻承然纸上。为推广传统文化而订制的“红牡丹”四件套羊毫笔文创品也在直播中亮相,其绘画出的牡丹花更加柔软,尤具神韵。每只毛笔也都有独特的字牌名与分工配合,“碧玉迎春”笔尖粗壮,适合绘画宽大的叶子;“国色天香”品其字意就可知专绘牡丹花瓣;“兰亭秀枝”笔头纤细,极擅细长的枝干;“馨蕊含香”细短的出锋则是花蕊专用的点睛之笔。毛笔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书画载体,作为中国书法绘画的“文房四宝”之一,毛笔蕴含的中国特有元素,镌刻上下千年文化传承的历史印记。

姜红升还与主持人分享了“红牡丹”在国际文化教学交流中沉淀下的五洲友爱与智慧的结晶。《姜红升中国书画教材·牡丹篇》(英文版)是姜红升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的书画国际教学实践中精心编撰的一本牡丹绘画教科书。书中凝聚了外籍学员在绘画研习、英文编审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智慧。该书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后,即入选国家汉办向全球推广书目名单,在各国学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红牡丹”中国书画国际传播新书的出版,开拓了文化传播新媒介,在“花为媒”的跨国艺术中增添了“书飘香”的文化底蕴。姜红升将书籍展现于BBC中,通过文化的媒介传播,将富有永恒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分享传播给世界各国人民。

话到深处,姜红升对三访英格兰的经历感慨颇深,与主持人共述中国与英国之缘,掀开宁波与诺丁汉之情。宁波与诺丁汉在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历年来交流密切,这两座“姐妹城市”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在“红牡丹”的牵线下,2016年4月英国诺丁汉青少年乒乓选手访华团来甬,与宁波市鄞州中学组建乒乓球联谊,借助“国花为媒”推动“国球为媒”。英方表示以后每年都安排学生来宁波文化交流,也诚挚邀请宁波交换生赴英感受欧洲的人文风情。在“红牡丹”画室里,每周都能看到宁波诺丁汉外籍师生的作画身影。宁波与诺丁汉在知心人的牵引中,为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共叙佳话,齐建中国文化传递于世界的文化桥梁。

“以传统书画艺术交流为媒,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红牡丹”理念在BBC直播室中,通过国际媒体的声音,在全球扩散开来。宁波“红牡丹”,逐渐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红牡丹”在英国“欢乐春节”期间,法国女记者Julie(朱丽叶)为了采访姜红升,跟随牡丹课堂做2小时义工,亲身体验“红牡丹”充满活跃魅力的书画意境,感受中国书法独特的国际教学模式。上海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徐思美,也专程来到诺丁汉“红牡丹”教学现场,就她研究的课题:“关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对外传播现状及策略分析的研究”进行现场采访,问卷调查等,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红牡丹模式”进行实地探索与研究。

二、“红牡丹”掀起英国民众学习中国文化热潮

“红牡丹”在英国教授中国书画的“工作坊”及展览活动等,早早地被安排在诺丁汉大学艺术中心的计划表中。一到诺丁汉大学,“红牡丹”在英国的活动安排,已印制刊登在艺术中心的各种刊物、宣传册、宣传广告上。在诺丁汉大学艺术中心印制的“2017年中国新年庆典”宣传册上,活动分《中国国画工作坊》、《庙会》、《吉祥》、《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出》四个系列。“红牡丹”作为英国庆祝中国新年的主旋律,承接、参与了前三场庆典活动,行程最长,互动最多。

“红牡丹”中国书画课堂,走进了英国社会的大舞台,在英国诺丁汉大学艺术中心、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诺丁汉大学乔治格林图书馆、诺丁汉市中心广场、诺丁汉中小学、以及英国贵族阶层、美国在英贵族院校等,不断掀起一场又一场色彩斑斓的中国文化交融世界艺术盛会,“红牡丹”这朵蕴含中国文化的艺术之花,在英格兰的土壤尽情绽放。

姜红升中国书画展览,在诺丁汉大学乔治·格林图书馆一楼展厅展出。本次展览包括姜红升新近创作的中国画牡丹、梅兰竹菊“四君子”等作品,营造了中国书画优雅别致的艺术氛围,深受师生与来访者的喜爱。

在乔治·格林图书馆内,正处于冬季考试季的学生们来到书画课堂,体验中国书画艺术,缓解考试紧张情绪。图为学生们体验中国画梅花的画法。

诺丁汉大学生临习汉隶书后,书写“红牡丹花开诺丁汉大学”。

Malcolm Arnold Academy艺术生们听闻“红牡丹”再次来英,从另一座城市远道而来,在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与“红牡丹”再续前缘。2016年“红牡丹”访英,艺术生们已经学过牡丹绘画,这次他们选择“墨竹”,体验与富丽牡丹不一样的绘画感受,用竹子的清雅意蕴,品味中国的文化精粹。

红牡丹走进美国在英贵族院校Harlaxton大学,在充满浓浓异域风情的城堡学院中,俘获了一批批对中国文化热切向往的贵族学子。

诺丁汉中学生学画中国画梅花。

在英国Linby小学,学生们初次接触柔软的毛笔,被色彩斑斓、独具神韵的中国画深深吸引,创作了一幅幅风格迥异的牡丹花卷,绘画结束之际,仍然意犹未尽。

晚上的“红牡丹课堂”,艺术中心场场爆满。尽管门票比中央民族乐团还要高2英镑,但仍然一票难求。学画两个小时仍难尽兴,热切要求“红牡丹课堂”能够加课。

在姜红升的指导下,初执毛笔的英国学员们沉浸于各自艺术创作的灵感体验中。他们笔下盛开的牡丹色泽艳丽、体态丰盈,洋溢着对中国书画的真挚热情,续写“两个小时让外籍人士画出红牡丹”的传奇。

“中国一位伟大的艺术教师!”、“令人惊讶的课堂!”、“中国书画艺术让我激动不已!”……体验过中国书画课程的学员们纷纷留言,字里行间浓聚着真挚情怀,对“红牡丹”为他们带来独特的书画体验与难忘的中国春节感激不已。英国民众对中国书画的深情眷恋,也让“红牡丹”对这次的英国之行一往情深。

2017年1月21日,英国诺丁汉市政、宁波市外事办、英国诺丁汉大学、诺丁汉大学艺术中心、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举办的大型中国春节“庙会”,在英国诺丁汉市中心Old Market Square露天广场举行。数百位英国儿童不惧零下温度的寒冷,内心早已被神奇的中国画燃起阵阵温热。姜红升的现场牡丹绘画演示吸引大量市民蜂拥而来,他们脸上洋溢着中国新年之喜,怀着对中国书画的好奇,一个个跃跃欲试。

最令人触动的是一位5岁的小女孩早已经忘却了天气的寒冷,满怀着对中国牡丹画的欣喜,撸起袖子,忘我地描绘她心中那片炽热牡丹,沉浸于自己的那方书画世界。毛笔的一提一收间,粉色的牡丹花瓣柔嫩细腻,仿佛束束火花跃入心间,点燃起这位异国女孩对中国书画的殷切热爱之情。

“红牡丹”在英格兰不断绽放、延伸中国文化的斑斓色彩。大年初三,“红牡丹”花开伦敦大学。伦敦大学孔子学院的师生们,用书法与绘画的形式表达对中国新春的美好祝福。中国国花于新春之际,娇然盛开泰晤士河畔。

三、金鸡报晓牡丹红国色迎春英格兰

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晚,英国诺丁汉大学、诺丁汉大学孔子学院、亚洲商务中心、诺丁汉艺术中心共同呈现的《吉祥》贺岁片在诺丁汉大学标志性建筑Trent Building的南墙,用数字投影艺术展示“红牡丹”中国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这次的艺术盛宴吸引了上万名诺丁汉市民前来观赏,将中国的传统春节文化元素用色彩斑斓的视觉艺术展现给英国人民,沉浸于中国新年的浓浓祝福中。

投影艺术分为《含苞岁月》、《国花怒放》、《祥龙腾瑞》、《年年有余》、《蝶恋花香》五个系列组成。其中的《国花怒放》和《蝶恋花香》就是以姜红升的代表作《国色天香》为母本展现,为英国带来新春吉祥与美好祝愿。

姜红升的《国色天香》图,代表宁波与中国文化的骄傲,定格在英国诺丁汉大学标志性建筑钟楼整栋楼身。穿越宁静宽柔的湖面,万光齐放,象征和平、富贵、吉祥的牡丹,绽放在英格兰的夜空,盛开在万人瞩目的钟楼,敲响2017年的钟声,迎接中国,也是世界人民的春天。

画面呈现出的争奇斗艳的牡丹,伴着优雅的民族乐曲,在钟楼依次绽放,朵朵盛开,仿佛有生命力般植根在墙面上,引来彩蝶盘旋留恋。现场的观众纷纷沉醉在浓浓的中国风所带来的美妙体验中,陶醉在国色天香中国文化的欢乐海洋。

金鸡报晓牡丹红,国色迎春英格兰。英国各界对“红牡丹”的热切喜爱,让“红牡丹”以“国花为媒”传播中国文化的“新丝路”上,不断延伸中国的魅力。英国BBC中国除夕向全球现场直播宁波“红牡丹”,催开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最强音。“红牡丹”在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征程中,恰如那盛开的中国牡丹,在海外红红火火,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国文化的美好与吉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BBC中国除夕之夜 向全球现场直播宁波“红牡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dx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