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韦志学
图:韦志学
字:1560字
大家好,我是能写作变现的韦志学,热忱地爱着读书和写作。希望以文会友,与你在写作的路上一起成长。
今天一起来学习屠格涅夫写人所用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
屠格涅夫,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俄罗斯文学三巨头”(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之一。《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这书使他享誉文坛,不仅对俄罗斯文学,也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中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猎人笔记》记述了19世纪40、50年代俄罗斯的农村生活。全书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串起25篇凝练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壮阔旖旎的自然画卷和淳朴的俄罗斯民风。《猎人笔记》是教育部新课标规定的必读经典。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猎人笔记》第一章里面的一个小片段。
在第一章里,屠格涅夫描写了两个人物:霍尔和卡里内奇,他们是19世纪中叶俄罗斯的两位最普通的农民,是屠格涅夫在打猎途中偶然相识的伙伴儿。
屠格涅夫在文中这样概括他们,“卡里内奇接近于自然,霍尔则接近于人类和社会”。更进一步说,“霍尔是积极的、实际的人,有办事头脑,是一个纯理性的人;卡里内奇同他相反,是属于理想家、浪漫主义者、热狂(原文就是“热狂”,不是“狂热”)而好幻想的人物之类的”。
19世纪上半叶的俄罗斯,农奴制还没有废除。在地主的庄园周围,还有大量的农奴依附于地主,受着地主的盘剥。
在俄罗斯,农奴分为两种:一种是劳役租制 (无偿为地主劳动)的农奴,卡里内奇属于这一种;一种是代议租制(交纳田租)的农奴,霍尔属于这一种。后者的自由度更大。
霍尔(俄语的意思是“黄鼠狼”),虽然身份还是农奴,但是由于他为人精明,在25年前,他就改成代议租制农奴了,自己交纳田租,拥有活动的自由,所以他自己做了些小生意——从事奶油和松焦油的买卖,赚了不少钱。这使得能干的他已经拥有了一处不错的庄园,并娶了老婆,生了大大小小一群孩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而卡里内奇,则是一个只穿草鞋、几乎一无所有的人。他有老婆,怕老婆,没有子女。他经常被地主老爷拖去打猎,搞得连日常的耕种都来不及,他在主人打猎的时候,在后面背着箭袋,有时还背着枪,侦查鸟在哪里。他取水,采草莓,搭棚,跟着马车跑。
但卡里内奇虽然生活窘迫,社会地位低下,却有着十分“迷人”的特质,是一个心智最为健全的人。
此文我们不展开分析,只分享屠格涅夫是怎样描写霍尔的外貌的,下面两段是原文:
……我便一个人出去打猎。接近黄昏的时候,我顺路来到了霍尔家。在房门口,我遇到一个秃顶、矮个儿、肩宽体壮的老头儿。他长着一个很像苏格拉底的脸型:额头很高却疙疙瘩瘩的,眼睛很小却极有神,鼻子也是翘翘的,不用说,这就是霍尔了。我们一同走进屋里坐下,菲佳(注:霍尔的孩子)照例给我端来了牛奶和黑面包。坐在长凳上的霍尔,怡然自得地一边捋着他那卷卷的下巴胡,一边跟我聊起来。他似乎认为自己很有分量,所以说话时的语气和动作都是慢慢的,还不时地露出微笑。
令人费解的是,不论我说什么,他都表示赞成,我猜想这可能是由于他过于谨慎。
分析:这段话屠格涅夫运用了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方法来写人(霍尔)。先写人物的整体形象:光脑袋、矮个儿、宽肩膀、很结实;接着转到人物的局部特征:高额头、小眼睛、翘鼻子、卷卷的下巴胡。
而总结起来,霍尔的相貌被形容为很像苏格拉底——希腊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这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特征。

于是,在屠格涅夫笔下,霍尔在外貌上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如此,他的性格和行为也体现出了独立和自尊。他是一个自信、能干的农奴,这是由最后写人物的神态表现出来的。
描写人物的外貌,我们可以像屠格涅夫那样,由整体形象写到局部特征,你理解了吗?
——此篇正文完——
韦志学,三十多年教龄中学语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学文化传承师、高考报考指导师、中高考必考名著解读导师。
可以提供一对一私房写作辅导,帮助你实现写作变现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