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倩彤
今天,非常荣幸听了导师的《滴水穿石的启示》,在上一次跟岗的时候,就已经有所耳闻,那时候已经非常想要一睹为快。今天就碰着了这个机会,实属难得。
课始,学生还是有点拘谨的,但是导师的课堂总是很容易便让学生投入其中,一开始,导师从课题的启示入手,教学生学会提取关键词句,在第一次找初次启示的时候,让学生划掉不是必要的词句,留下精华。一开始,学生还不能找得很准确,但在第二次找深度启示的时候,学生们都能很快并且找准确来,说明学生根据导师教的技巧,从而掌握了方法,学会了运用。
接着,在导师的课堂中是随处可见他提出的“吸收和表达平衡”的这一观点,比如,通过仿写文中李时珍的例子来训练学生说话有理有据,让学生反驳老师的时候提出理由,都是训练的一种手段。
导师课堂上的“欲罢不能”最让我钦佩的是,导师抖包袱的功力,这可谓是炉火纯青啊!虽然已经是看了不少导师的课了,但每次都被他想说不说,吊着你胃口的这种魔力给吸引住。就比如说最近西安的那节《维生素c的秘密》,在课接近尾声的时候,导师出示: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为什么他的船员都没有得败血病,而哥伦布的船队会有这么多人因此病而死呢?这时候,学生脑袋里正是头脑风暴的时候,非常想要知道答案,但是偏偏导师就是闭口不言,一句“下课”逗得学生一脸懵,赖着不离开座位,央求着让老师说个答案,但是此时,导师就是“狠心”地让学生们离开了,下台的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说:“我很想知道答案啊!”、“不行,我要回去查一查”,这不,正中导师的“圈套”了,他就是想让学生回去自己搜索资料,满足自己那份好奇心,他笃定学生不解决这个问题,肯定是浑身难受的。
而今天这节课,更是把抖包袱的功力用到了极致。平时,导师的课堂追求一波三折,但依我看,今天的这节课,可不止三折,五六七八折都有了。导师首先提取了课文的启示,让学生抄一次,这时候学生都信以为真这句话就一定对的了,就在这时,导师来个大反转,说他并不相信这句话,学生马上发出怀疑的声音。于是,导师放出一个他自编的例子,学生马上发现端倪,觉得刚刚那句启示,也确实不太对。但当导师让他们加个词语让启示变准确时,他们愣是想不出个所以然。霎时,导师给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选择填入的词语,这时候,学生难以置信地大笑,不仅学生感到有趣,在场的老师也是连连称赞。但是,这并不是结束,导师再用同样的方法再反驳了学生两次,第二次给出“公鸡学生蛋”的这个例子,再让学生填写修饰语;第三次依然让学生欲罢不能,当再次问道:“你们相信这句话吗”的时候,学生已经坚信这句话是对的了,但是老师依旧说他不相信,当学生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望着导师,等他说答案的时候,等来的仍然是“下课”两个字,学生再次一脸懵,赖在课桌上一动不动,嘴里嘟囔着:“到底是什么啊?我想知道啊!”有的还说,“我就是不走,老师您要先说完”。在场的老师无不佩服地笑着鼓掌,这一步一步的循循诱导,让学生学会了思辨,学会怀疑,更让学生在以后面对事情的时候,有着能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从众,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其实,不仅导师的课堂让人欲罢不能,导师的讲座也总是如此,就比如《魅力语文教师的修炼》这一讲座,讲到怎么解决学生作业这一块的问题,导师也是一句“下回分解”吊足了大家的瘾,到现在我都非常迫切地想要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我想,这就是导师这绝招的魅力啊,就是让你“欲罢不能”。
这样的有魅力的课堂,能不喜欢吗?
导师课堂上的“欲罢不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