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然发一些关于青春的感慨,并不是神经失常,也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内心有一种意识突然觉醒了,是写作唤醒的。
在成为妻子和母亲以前,我也曾经是一个人,这样说有点搞笑,毕竟也没人把我当狗。当女孩子的时候,我也一样是一个独立自主,有爱好有追求的人,,但回顾生娃这十几年来,还真没有人把我当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我也没把自己当独立的人,我沉浸在承担各种繁重需要做出巨大牺牲的的角色,然后把自己丢了。。电影《消失的爱人》有句经典的话,一结婚,女性就消失在家庭琐事中。
生儿育女是夫妻共同的责任,遗憾的是,古今中外,大多还是女人独自在尽义务。女人带孩子天经地义,男人带孩子就是绝世好爸爸。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定义成的。诚哉斯言。
在乡下,不管一个女人以前姓甚名谁,有过什么经历和感情,只要嫁给狗剩,就是狗剩媳妇,只要生了铁蛋,就是铁蛋他娘。只要步入婚姻,生了孩子,没几年就是面目模糊的少妇,再几年就是言语乏味面目可憎的中年妇女,女性自身价值在哪里?
女性的需求是什么,没有人关注,大家统统选择了无视或者漠视,或者视而不见。贾宝玉说,女人没嫁人前都是宝珠,嫁了人就失去了光泽,再几年就成了死鱼的眼珠了。这样说很刻薄,也确属事实。袭人若真嫁给宝玉,保不齐就是下一个赵姨娘。
但这种变化的责任全在女性吗?未必尽然。牺牲或许是美德,单方面要求女性做出牺牲就是绑架,是另一种形态的男女不平等。现代女性走出厨房参与社会分工,这是无疑是好事,要知道我国女性普遍能接受教育,还不过是几十年间的事,工作在最大限度上消除了两性之间的不平等,给予女性经济的独立和自主。
但精神的独立和自主呢?并不是工作能带给我们的。而是学习、思考和自我成长的结果,我很高兴,虽然有恋爱、结婚、生大宝,生二宝……很长的一个阶段忽视了这一点,现在我已再次觉醒了。
我要好好做自己。不是不再做女儿、妻子和妈妈了,而是在做女儿、妻子和妈妈的同时,我要先做自己,发掘并发展子身价值。
四十岁还不晚,重新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