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昨天的时候,因为好久没有回家探望父母了,于是带着孩子冒雨回了趟老家。晚上突然接到电话,因为个人的事情,今天一早又急急的赶回天津。来去匆匆,看着父母的眼神,心里总是亏欠的。于是想付诸笔端,在打下字的时候,印象笔记的关联功能提示了去年的一篇日记,于是再次读起,思绪万千。
今年(2017年)的清明节,因为家庭的出游计划,并没有回老家陪父母一起过。赶着周末的时间,同时也是为了办理下车辆的保险,回了趟老家。前后两天的时间,虽然刻意的陪父母聊天吹牛,但也是来去匆匆。
这两年的工作不太顺心,在五一左右可能又会有新的调整,利用这段时间放松下自己的情绪,和父母也唠叨下自己的打算和想法。能够感受到,父母的担忧和挂念,新的选择会面临更多的可能性,也更不可预见。在老人看来,既想你有一个稳定的生活,又不想羁绊孩子对未来的拼抢。虽然,他们并不能帮上我什么,但是在他们丝丝关怀与爱里,我反而更加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力量,坚定走下去的信心。
养儿方知父母恩,只有当自己为人父母,才能感觉到父母于自己那种无私的感情,不奢求任何的回报。就是想着儿子穿的暖不暖,工作累不累,身体怎么样。从回家杀鸡,到临走带上鸡蛋;从一根雪糕,到临行把矿泉水放上车;再到即使临行,仍急急的跑出去给我挑野菜。点点滴滴烙印在自己的心田,让我感觉无限幸福的同时,心理又多了些愧疚。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虽然为了陪伴父母,在工作了7年后,从海口回到离家更近的天津。但,说实话,回家的次数还是太少了,陪伴父母的时间也是屈指可数。每一次,都是在呼朋唤友、觥筹交错中度过,和父母聊天反而成为了抽空或者顺带。
该反思一下了,父母一天天老去,不要让陪伴成为一种遗憾。生活中,太多的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鲜活案例,自己绝对不能那样。
在工作和生活之余,计划下父母的陪伴计划,用实际的行动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一、不论有无假期,每两个月回趟老家,陪父母说说话,聊聊天;
二、每年给父母安排一次体检,做到心中有数;
三、给父母上一份保险,有备无患;
四、每年策划一次出行,带父母走出去转一转,看一看。
爱容不得等待!
如今回头来看,对照自己的计划,还好自己没算太食言,虽然完成的并不完美,但也都在努力做到。
- 陪伴。基本每个假期都回去探望父母,虽然形色总是匆匆,但仍在坚持。
- 体检。2017年开始已经在安排,不但要考虑自己的父母,岳母也一并安排。
- 保险。已经购置了缴存十年的大病医疗,聊表寸心。
- 出行。没有出行过,每当和父母谈到这个话题,似乎都不感兴趣,只能继续看情况。
还是那句歌词“常回家看看”,陪伴是最好的爱,对于父母尤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