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283505/5ffe86bce4321281.jpg)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
(【孔子的学生各有所长】德行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会说话的:宰我、子贡。能办理政事的: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献的:子游、子夏)
孔子最重要的学生,有“孔门十哲”——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予、子贡、冉求、子路、子游、子夏——再加上有若、曾子、子张等。德行门的冉伯牛、闵子骞、仲弓和颜渊,再加上有若、曾子;言语门的宰予、子贡;政事门的冉求、子路,再加上子张;文学门的子夏、子游。孔子当年的这些弟子,颜渊、子路、子贡最重要。特别是子贡,修正圣人,大树孔子,终于让老师当圣人,他功劳最大。
孔子弟子确实不分差别,有出身贵族的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也有“贱人”出身的仲弓;有善于货殖的富商子贡,也有贫者颜回;有年龄仅比孔子小9岁的长者子路,也有小于孔子四五十岁的后生子夏和子游。
孔子认为人具有可教性和可塑性,人的先天素质相差无几,人与人的差别主要是由学习所致。这是对人的发展性的强烈体认。
作为师长,孔子能够自觉做到以“因材施教”“教依人立”的原则教授门徒,“顺其气质才情而教”,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各遂其性、各尽其才、各有所用,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但在现实中,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希望能让孩子具备几项能够决定未来、受用终身的核心素质和能力,如我们现在提出的核心素养等等。事实上,无论智商、情商还是性格,没有一样与孩子未来的成功有直接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种因素可以决定你的成败。而我们的教育却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决定孩子未来的因素,找到之后就对所有孩子进行训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具备。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套由自己的知识、能力、人生经历、情感心路构成的独特结构,在引领他走向成功,每个人的成功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复制。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成长和发展的道路应建立在个人优势的基础之上。正如著名的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格里曼在他的著作《真实的幸福》一书中强调的那样,“真实的幸福来源于优势和美德”,也就是说,真正的幸福是做能发挥自己长项的工作,发挥自己优势所获得的幸福感才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最稳固的幸福。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同,有着独特的长相、性格、爱好、天赋等。善于观察和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天赋,按照天赋因材施教,少一些控制和约束,多一些尊重和自由,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为人生赢家,收获幸福。
教育公平,固然涉及入学机遇、教育投入、教学质量、资源分配等方面,但归根到底还是每个孩子能否通过学校教育,成长为既满足社会各种需求,又彰显一己价值的“有用之才”。
未来,每个学生必须要独特而优秀才具备存在价值。如果每个人的价值是可复制的,他迟早会被机器所取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未来教育必须要根据每个人的特性为他铺设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道。
教育应该并且可能达到的境界只能是:不仅要使每个孩子趋近传统意义上专业领域的“成才”,更应获得和谐完整内涵的“成人”;不仅要使之完成生物学层次上的“成人”,更要达成凸显个人独特本质规定的“成己”。“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学校教育“人人成才、个个有用”的本质内涵。只要发现并弘扬了生命的潜智潜能、特色特长,每个孩子都将是社会的“有用之才”。
![](https://img.haomeiwen.com/i9283505/63eb82621bc4ca9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