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思考,从事真正的脑力劳动,这话好说不好做。首先就是个时间问题。中小学老师都很忙,几乎席不暇暖,几乎四脚朝天,能被动应付眼前的事情就不得了,哪还有时间提高自身素质?
其实时间是有的,老师们也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抓紧时间。获得时间有两条路,一条是外部争夺,一条是内部挖潜。我感受绝大部分老师习惯走第一条路,比如说提高素质,他就希望领导安排参加培训班,最好脱产,比如涉及学生时间分配,大家都争夺自习课,解着恨地多留自己这个学科的作业,争抢学生的课外时间。这条路导致不公平竞争,甚至已经造成了同事之间的矛盾,差不多已经走到了尽头了。所以我们应该提倡走第二条路,提高效率,内部挖潜。举点例子。
(1)你可以试试逐渐把讲课时间减少一半或者三分之一。我觉得这不难做到,不信你可以把自己的课做些录音,事后听一听。你会发现里面有不少没必要的重复,还有题外话,车轱辘话,口头禅,等等。把这些东堤都去掉,你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课也会变得眉目清爽,能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减少了讲课时间,课堂上就可以抽出时间来做练习,看课外书,做游戏,整个学科的面貌就会发生变化。就是让学生聊天,也比听老师啰嗦强,因为师生都可以得到精神的放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不能压缩讲课时间是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这是一种现代的效率挂念。要极其吝啬地使用语言,“物以稀为贵”。说话啰嗦不但影响教学效果,而且降低教师威信。我曾问过一些老师讲课为什么一遍又一遍,他们告诉我,多说几遍是生怕学生没听清,我想这是不正确的观念。事实上多数学生不需要这么做,少数学生多说几遍也没用,应该“换个方法说”。而且单跟他们说,不要让已经听明白的学生“陪绑”。
(2)判作业。我主张死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判或者互相判,只有那些学生判不了的题才需要教师来判。所有题老师都一道一道判下去,没必要。
(3)个别谈话,。这也是很费时间的。我主张教师列个表,把可能需要谈的事情都写出来,然后评估一下,哪些可以不谈,哪些可以让班干部跟他说,哪些估计谈了也没用,得暂时放一下。哪些属于需要认真准备的长谈,等等。心中有数,就可以少浪费很多时间,目前教师与学生的个别谈话往往是应激的,被动的,而且说来说去总是那些套话,自然浪费时间。
教师如果能把可以节约的时间都节约下来,就会发现,即使领导还像以前一样“强化管理”,你也显得比别人轻松。我劝你平时不妨喝一杯茶,发一会儿呆,脑子里不停的思考。如果学校允许,你也可以看几页书。不要小看这几页,长期坚持,效果就很可观。当年我曾经看学生自习的时间读了好几百篇古文,现在回忆起来,在那种自习课上,我学到的东西比学生还多。
还有就是假期。寒暑假那么长,你休息之余,难道就不能用点时间读读书,想想事吗?人只要真想学习,总能找到时间,不要加吧加点的学养和能力,以后工作就更轻松,时间会更充裕,这才叫做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