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人,我们的一大任务就是让人格在复杂的关系中经历磨练。
在关系中生存和生活,就不可避免要与世界发生各种关系。要想真正地拥有内心的单纯,必须走过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回归简单的心路历程。必须通过这个过程来认识到自己的“好”,对方的“好”,他人以及世界的“好”;还要在这个过程中看见并且消化掉所有的“坏”,最终让内心的“坏”都被看见并被祝福,从而变成“好”。这样才能消解内心“好”与“坏”的冲突和矛盾,解除由此而产生的痛苦,实现内心的和谐。
从简单到复杂
从简单的一元到复杂的三元关系,最基础的是从最初开始建立好抚养者与婴儿之间的关系,让婴儿感知到自己和世界都是“好”的,善意的。如果婴儿因为没有得到满足而发出了“坏”的信号,抚养者能够及时捕捉并进行调整,用爱和善意来化解婴儿内心产生的“坏”。那么他就能基本上能够感知到满足,并顺利进入二元关系。同样二元关系中,如果妈妈与婴儿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让他形成了好的自我感知,以及对妈妈好的感知,就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和妈妈的“恒常客体”,这样的孩子因为心中住着一个爱的人而心中有爱和善意,并能面对独孤和暂时的困难。对孩子在二元关系中对妈妈产生的不满,或者其他原因形成的“坏”,妈妈有能力进行化解并且回报孩子一个善意的“好”。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将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即使是二元关系中的“好”也会有让双方自我消失的可能,所以这时候二元关系需要向三元关系发展,也就是爸爸的加入。第三方的加入就可以更好地处理二元关系中无法处理的“坏”,也可以分散会让自我消失的“好”。
一个人,为了保护自己心中的“好”,先需要把自己内心的“坏”,投射到二元关系中,而后又为了保护好的二元关系,而去把二元关系的“坏”,投射到三元关系的世界中。
从复杂到简单
但随着人性的成熟,先是能处理复杂的三元关系中的“坏”,接着又能更好地处理二元关系中的“坏”,最终能处理自己一个人的内心中的“坏”,而彻底整合了内心的“好”与“坏”,这时就进入了内心真正的和谐,没有了“好”与“坏”的分裂,冲突和矛盾。
人性的淬炼,实质是体验并感知到我的“好”,“你”的好,“他”的好,以及整个世界的好,完成所有的整合。然后才有能量看到并消化人格中所有的“坏”,三元,二元到一元,最终从复杂的关系中回归合一。
复杂的关系,都是为了处理-A,也就是被我们感知为“坏”的东西,先是将一元关系不能处理的“坏”,排挤到二元关系中,接着又把二元关系不能处理的“坏”,排挤到三元关系中,而关系越是复杂,处理“坏”的空间也就越大,所以世界之所以这么复杂是有道理的。
同时,我们不断在扩大“好”的感知范围,先是感知到“我”是好的,接着感知到,“你(妈妈)”是好的,而后感知到,“他(爸爸)”是好的。当真切感知到,我、你和他都基本是好的,就意味着极大的整合。当这个整合完成后,就可以从复杂的关系,回归到一元世界中。
关系的价值就在于此,内在心灵经过外在关系的淬炼,最终破除掉一切二元对立,回归合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