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练过几年杂技,对武术方面的事情略知一二。
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拳术,门派虽不同,但功能和作用大同小异,无非是在冷兵器时代用以防身和格斗之用。有些更体现健体,有些更体现搏击。有些更偏重进攻,有些更偏重防守。有些更注重力量,有些更注重技巧。有些更强调直击的实效,有些更强调花拳秀腿的美感或者眼花缭乱的气势。
所谓武林会盟,各大门派齐聚,一争高下,以共尊盟主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武打小说臆想与杜撰的。同门同派有相同的套路,按相同的规则搞个华山论剑什么的,这倒有可能,因为同门同派有可比性,也便于制订平等的游戏规则。不同门派追求的目标不同,侧重点不同,套路也不同,放一起打比赛,这其实很扯淡,历史上也并未真的发生过什么武林会盟一类的真事。
到了热兵器时代,武术其实只剩下防身健体的意义,与战争和格斗基本上没什么关系了。这或许正是今天的人们多数都选择练太极而少有练格斗术的原因。
太极这东西其实自古就是强身健体用的,或许多少有些防身之用,但与武术格斗基本没有关系。前阵子吵得热火朝天的武术格斗打败太极的事,其实揭穿了两个谎言。说太极是一种绝顶武功是谎言,说格斗术打败太极证明了中国传统武术或传统文化实乃骗术也是无知的谎言。
太极不是武功,但太极确实能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某种内涵,这是真的。所谓顺势而为,所谓借力打力,所谓以退为进,所谓以柔克刚,这些的确能够通过太极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你或许可以说太极表演是一种花拳秀腿,甚或是一种装模作样,但它所要表达的,正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那种境界,或者是古代中国人所追求的价值以及实现价值诉求的某种方式。
事实上,打太极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是渗入了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体现于每个人甚至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说中国人擅长于打太极,这是真的。这所谓的善于打太极,其实更多表现于中国人做事的风格和方式。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知己知彼,顺势而为,进退有据,柔中有刚,以柔克刚,不紧不慢,有条有理地在推三阻四中迎来送往。利己则顺势迎来,损己则软软地送往。话讲得漂亮,事做得也漂亮,但表里未必如一,真心思和真目的其实你永远也看不见,摸不透。这就叫善于打太极。
传说的拳术中,还有一种叫猴拳。猴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其实并没有谁真能讲清楚。一些武打电影凭臆想有所表演,大约就是学猴子那种机警,迅捷,既能快速地直击目标,又善于快速撤退的特点或者技能。大约既有“猴急”又有“猴子能上树”那种趋利避害的价值追求或者文化的内涵吧。这种所谓的猴拳,我猜测应该是东西方文化杂交的产物,尽管并不一定真实存在,但能体现太极与格斗术的某种杂交思想。
西方人的格斗术,包括泰国人的泰拳,相对于太极而言,应该只能叫“拳”,不能叫“拳术”,因为他们基本上是有“拳”而无“术”的。拳是力量,术是表演。所以我给格斗术起了个中国式的名字,叫熊拳。就像大笨熊一样,靠的是拳头的实力,干的是直接攻击目标的事情。这种熊拳与强身健体基本没关系,更可能因攻击需要而过度消耗体力,有损健康。当然,凭借攻击力量,直接收获目标的能力是很强悍的。
格斗术或者熊拳,是体现西方文化特点的,也是体现西方人性格特质的。
还有一种拳是东西方都客观存在的,但可能没门没派,大家通常戏虐地称之为王八拳。
所谓王八拳,说的是没有任何套路,一通乱打那种根本算不上什么拳术或格斗术的打法。因为太过相信自己的实力,不懂也不需要什么拳法和套路,更不在乎表演需要。为达目的,直接一通乱打,打得赢为王,打不赢为寇。天真而率直,直接而不加任何修饰。
我最近特别关注川普总统的言行,所谓王八拳,我就是从他身上发现的。认真分析后,我发现川总统说话比放屁还不算数,变脸比翻书还快,看不出他有任何管理内政外交的思路。为了其所谓“美国第一“的目标,简直就是一通胡喊乱叫,一通乱打。再看看中国的太极拳,俄罗斯的猴拳,其他国家的熊拳,相比之下,川总统的打法就只能叫王八拳了。
当太极、猴拳、熊拳和王八拳开始武林会盟的时候,到底会谁主群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王八拳的确太另类,太好笑,太不可理喻,或者太深妙莫测。我嘲笑王八拳,是因为我读不懂,也因为我不太相信王八拳真能打赢。不管怎么说,太极至少看起来漂亮,猴拳和熊拳多少也能读懂,唯有这王八拳你只能哭笑不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