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却其实又是有国界的。每个民族,自有自已的口味。就比如吃惯了豆腐的中国人,吃不惯西餐一样。但是,吃的东西,和艺术,还是有所区别的。
而且,就艺术而言,每种艺术间,也是有区别的。嘿嘿嘿。
就音乐这种艺术而言,中西方的界线,其实并不太明晰。电影也一样。也是不太明晰。
就电影而言,因为演电影的国家不是自已国家,人不是自已国家的人,故事不是自已国家的故事,还有些隔膜。
那么音乐,这种隔膜,就要小得多了。 尤其是流行歌曲。 中国的流行歌曲,传到欧美,会不会流行,咱不知道。但是,美国曾经的流行歌曲,比如,路灯上的小姑娘,比如,昔日重来,你听着,会发现,跟中国的音乐的风格,差别其实不是很大。再说日本的某些好听的歌曲,流传到中国,也听不出与中国流行歌曲有太大差异。
那么,就有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那么,西方人,是否也有像西方在中国流行的路灯下的小姑娘,以及昔日重来的这样的中国歌曲,他们经常听呢?嘿嘿。
这个问题,我不得而知。 那么,接下来,就谈到正题了。一剪梅这首歌,为何在欧美爆红。 有些红,没道理。但有些红,却是非常有道理的。 首先,一剪梅这歌虽然有东方的印记,但是,它并不像某些歌曲那么明显。比如,沧海一声笑,男儿当自强。一听就是中国风味,外国人可能听不太惯。
第二,一剪梅,又不像某些流行歌曲,多少有些局促。就算是港台的一些经典流行歌曲,但是和一剪梅相比,格局还是稍显小了一些。
一剪梅这歌,我听过好多次了。怎么说呢?这首歌,我觉得它好听。但我并没感到有多震撼。但我并不排除,它是一首好歌。但其实,我是错觉的。实际上,它是经典中的经典。 从曲调和歌词而言,它表面普通,其实,所传达出来的意境和感觉,其实是蛮深沉的,有悠美的画面感。而且,如今细细想来,尤其是后面的高潮,绝对的荡气回肠。高亢,激昂,回旋,余味无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