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最大的差距,莫过于心境,以及认知。
这里谈到的心境,涉及到心术、心理博弈。而认知,则是对于世道、人心的了解程度。心境越好,认知越深的人,基本都混得不错。
在职场中,有两类人,一类人是员工,另一类人是管理的领导。员工为什么是员工,领导为什么是领导?
也许,在干活这件事上,领导再拼命也赶不上员工。可是,在心境、认知这些事上,员工再怎么样,也比不上领导。所以,领导才会是领导。
要知道,会干活,永远都比不上“懂驾驭人心”的。拼命干活的打工人到处都是,而懂得驾驭人心的管理者寥寥无几。物以稀为贵,物多不值钱。
真正的老板、领导,都有这几种“异于常人”的心术,了不起。
1、小人、君子都要用。
越是低层次的人,越会为了小人和君子而纠结。有一种刻板的观念,认为小人都该死,君子都是值得交往的好人。
如果你是职员,那你有这样的观念没问题。可如果你是领导,或者管理层,就不能有这样的观念了。因为用人讲究的,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刘邦用人,首先看的就是能力。萧何适合搞后勤,就让萧何搞后勤;张良适合搞策略,就让他搞策略;韩信擅长打仗,就让他带兵打仗。
在刘邦看来,小人有小人的用法,君子有君子的用法。用好了小人,或许比用君子的效果更好。
在商业领域,公司的领导最喜欢用什么人去谈生意?毫无疑问,就是能言善道的小人。在商业算计、谈生意方面,小人确实干得比君子好。
职场中,有本事的领导,不会在乎谁是小人,谁是君子,只要你有利用的价值,那就会用你。
2、善恶不重要,利益为先。
有人就会疑惑,为什么单位的领导会不在乎小人和君子呢?怎么员工无法跟领导一样,可以摆脱情绪看问题呢?
很简单,员工所在乎的,是个人的情感好坏。而领导所在乎的,是利益。利益,偏向于理性,比感性的好坏更符合现实。
正如丘吉尔所言,这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利益面前,善恶什么的,基本都不算事。只要我们观察业界的大老板们,就清楚了,谁有利益,就会跟谁混在一起,而不看所谓的好人、坏人。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它只是一道精致的灰。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领导所要做的,不是在乎好坏,而是在乎好坏所带来的利益影响。
低层次的人,在乎刻板的观念。高层次的领导,在乎永恒的利益。这就注定,后者永远可以驾驭前者。
3、胡萝卜加大棒的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心理战术——胡萝卜加大棒。
它源自于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要想让驴子前进,就需要在前边给它放一根胡萝卜,而在后边用大棒赶它。
谈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到,这不是职场的画大饼和KPI吗?画大饼,就是胡萝卜。而要求你的KPI,就是单位衡量你工作价值的标准,符合标准,可以继续干下去。不符合标准,就会辞退你。
低层次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就是“奖罚合一”。而高层次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就是“画饼、惩罚合一”。
也就是说,职场中的老江湖,为了管理下边的员工,会给他们画吃不到大饼,还时不时给予他们惩罚,从而提高了单位的工作效率。
普通人的人性,便是如此。你永远对他好,他不会感激你。反之,你给他一巴掌,再给他一颗不起眼的糖果,他就会对你感恩戴德。这是“管理学”的智慧。
4、平衡心术,让下属相互牵制。
不论是当老板,还是当单位的领导,都需要具备一样本事——帝王心术。
所谓的帝王心术,本质就两个字,制衡。不让某一方势大,也不让某一方势弱,让各方的实力都差不多,而且还争来争去,就能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老剧。乾隆不仅要用和珅,还要用纪晓岚。为什么?为了相互制衡。
和珅是小人,纪晓岚是君子,他们都有利用的价值,所以让这两人斗来斗去,不让某一方势大,那乾隆的目的就实现了。
再比如,为什么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要立马杀掉蓝玉等东宫旧员?因为皇太孙朱允炆压不住这些人,所以朱元璋为了孙子的安稳,不得不杀了他们。
制衡,不是说跟某些人关系好,而是驾驭,以及各方牵制,哪一方也没有出头的那一天。这,才是真正的帝王心术。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