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会》的“附”是附着,是对表面形式的处理,即“附辞”,使文辞紧密附着于文意;“会”是会合,对内容方面的处理,即“会义”,把文意会合成一个整体。
“附会”就是“附着会合”的意思,即使文章通篇相附着而会合成一个整体。本篇主要论述创作中谋篇命意、布局结构的问题。
夫才量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然后品藻玄黄,摛振金玉,献可替否,以裁厥中:斯缀思之恒数也。
少年学做文章,应当端正文体,必须以思想感情为精神主宰,以内容的事类材料为骨骼,以文章的辞采为肌肉皮肤,以语言韵调为声气,然后品评区别使用各种辞藻,像音乐注意和谐,选用好的和去掉坏的,使各方面的取裁都恰到好处。这就是谋篇运思的恒常的法则啊!
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涂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扶阳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术也。
因此附着言辞会合文义,务必要抓住全篇的纲领,驱使万条思路都同归于一个目的,正确地使百种念头都达到一致,使段落大意虽然繁复,然而却没有前后倒置的错乱,全篇的语言虽极丰富,却不像没有头绪的丝团那样纠结。需要明白表现的地方,就应像树木的枝条一样向着太阳抽拔出来;应该含蓄委婉的地方,就要顺着暗处隐藏踪迹。做到文章的首尾结构周密,内外一致。这就是附辞会义的方法。
夫画者谨发而易貌,射者仪毫而失墙,锐精细巧,必疏体统。故宜诎寸以信尺,枉尺以直寻,弃偏善之巧,学具美之绩:此命篇之经略也。
假使画师只注意谨慎对待毛发小处,就会把相貌画得走样;射箭的人只瞄准细微处便要失掉大目标。这是因为把精神集中在细微处,一定会在大体上疏忽。所以做文章首先应当保持一尺的正确,不必拘泥于一寸,保证一丈的正确,不必拘泥于一尺,宁可放弃枝节的巧妙细小,也要争取大局的完美,这是谋篇的总体安排。
或制首以通尾,或尺接以寸附。——有的能掌握全篇首尾使得贯通,有的一尺一寸、枝枝节节地连接黏附。
若夫绝笔断章,譬乘舟之振楫;会词切理,如引辔以挥鞭。克终底绩,寄深写远。若首唱荣华,而媵句憔悴,则遗势郁湮,余风不畅。
至于一篇文章的结尾,一章的结句,好比划船打桨要有力;调整词语切中情理,如像牵引住缰绳得心应手地挥动马鞭。那便能够有始有终地收到功绩,使文章寄托深意,具有情味。倘若文章的开始写得很有光彩,而结尾的句子却很拙劣;那就会使文势阻滞,余留的风味也就不畅了。
惟首尾相援,则附会之体,固亦无以加于此矣。——只要全篇起首结尾互相声援呼应,那文章的附辞会义的作用,确实也就没有超过它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