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月
塞罕坝,是从木兰围场出来以后顶风冒沙抵达的第二站。
早上气温8℃,中午13℃,西北风4一5级,携沙尘灰雾而汹涌而至,冷寒刺骨,缩着脖子拢着肩膀的游客们形象全无。
长长的越野车队绕坝一圈,用两小时上坡攀岭趟沙窝子,领略內蒙边郊的坝上风情:。
有草,被风沙虐得稀稀拉拉的浅草。
有树,低平之地还有林子规模的胡杨沙棘野蔷薇白桦。
有水,200多平方公里的坝域,居然有一泓浅水,令人动容。
有三群羊,有N群牛,有一马场。
剩下的,全是沙:沙原,沙丘,沙窝,沙坡等,路况复杂多变。
上上下下,基本上没见到当地人。若是有人来探险,摄影,估计必要结帮成群,否则太危险了。
沿途,在远离放牧地的有树的地方,会让游客下车活动。狂风抵着车门,人在里头费力地抗住,抗出一小口子,才能勉强地下得车来,蓦地被风们裹挟着了。伞,是撑不了的;帽子是戴不住的;纱巾是围不了的。只见得乱发齐飞,衣袂翩舞。
各小团队的男士们忍寒受吹,蹲在地上,举着手机,替为美美而奋不顾身的同行女士摄影摄像。其中,有一位老大爷,一短袖红T恤,一高反相机,主动担当起为所有同行人拍照的使命。七十多岁的年纪,较之队伍中年轻得多的中老年男士,以及随行的青年司机与导游,要扎实得多。太厉害了这红丅恤老大爷,全无古来稀的自觉:提着笨重的相机,轻松起俯蹲躬,各种专业pos,一一上演。身边时有自叹不如的男女面孔。在人群中活成一道耀眼的光,也算老有所值了。
我的身边,有热心的老同学,老校友,还有新结识的游友,一应事务,都有贴心上前,自己只负责健康能走就行了。这种幸运,年轻就有;老成勒个样子了,还能拥有,很是感慨。苕人自有苕福啊。
三填《占春芳》咏之。
诗云:
荒坝冷,沙尘烈,更看女儿娇。
薄款裙衫翩舞,敛眸尽待春娆。
旅远好相邀,结新朋,文兴神飙。
撷芳才识珠玑在,车上逍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