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做事习惯,及行为模式是时候该改改了。
一直以来,喜欢凭直觉做决定,考什么专业,上哪所大学,要不要考公务员,买商品房还是自家盖房子,连找对象这样的终身大事,好像都没经过什么逻辑思维,仔细分析过,但结果好像都不错。还有,交朋友待朋友,很随缘也被动,和他人说话呢,总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没遭遇啥教训,所以这样的思维模式保持至今。
不知从何时起,做事爱拖延,不到火烧眉毛,不到最后一刻,轻易不出手,有些事拖着拖着就不了了之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习惯也没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困扰,往往有些必须完成的工作在最后时刻交出,倒比别人有创意更优质,而有些本来想去做的,后来拖延没做的,最后时间证明不做是对的。所以,拖延就成习惯了。
可是,此刻,我是多么排斥这样的自己。儿子发烧好几天了,带到医院说要点滴。可领导交待的材料还没完稿。周五就开始请假,本来计划一天完成的,可是拖拖拉拉的,就拖到了周日下午,刚决心动笔时,儿子又高烧了,已经第五天了,吃了抗生素的药,始终没降下去。老公说要去医院再看一下。等挂完号、看完医生,已经六点多,医生说点滴得四个小时。一贯对我无限包容的老公,让我先回家。坐在滴滴车里,自责、懊恼一并袭来。
好像是从到新的岗位以来,逐步觉得自个感性、随性的思维方式让自个入了不少坑,吃了不少亏。那为何一样的模式之前受益,如今却屡屡碰壁呢?尝试理性分析一下。
任何一种模式都有其正反两面,不可能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都糟糕透顶。以前自个做事没计划,很随性,又拖延的习惯,肯定也有带给自己困扰的时刻。可是,只要挫折还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就没有刻苦铭心的教训。而就人性而言,人总是习惯记住过去的美好。以前的岗位性质,讲求的是有创意就能出彩,对于条理呀时效呀,要求并不那么高,而自己随性的性格倒也蛮符合这样的特质。灵感伴随着激情产生,自然比较排斥按部就班、中规中矩。而创新所带来的效应也遮掩了感性、随性不好的一面。
而新的岗位对于工作条理性及统筹能力要求特别高,需要同一个时间处理好几件事。好多事情要求你当机立断,容不得你从长计议。而拖延无疑成为了致命的缺点。事情越积越多,而有的如果没有及时完成可能还得担责,这时候焦虑就产生了。还有,有了孩子后,自个随心所欲的习惯也在孩子面前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孩子体质又弱,常生病,而我除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外,也就是干着急,却从来没去想过要怎么从根上改善。都是用焦虑来逃避直面问题。所以,自个随心所欲的性格在这个时期集中暴露出了其不好的一面。
还有,之前有位中医说过,为何有些人的直觉会那么准?那是因为他心无杂物、清澈见底,而以前自己就是典型地属于“傻人有傻福”。而如今,想得太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