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的人自然爱去书店,爱去图书馆。
最早接触的书店是新华书店,那时我们这里的新华书店是几间加起来不足一百平方米的平房,红砖青瓦,和旁边的一排排平房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是那木制的招牌,白漆的底子上写着“新华书店”几个大大的红字,显得格外醒目。
上小学的时候,有许多个星期天,父母会带着我们兄弟俩到新华书店去 ,一到那我就直奔儿童读物柜台,在木板和玻璃组合成的柜台和面无表情的店员前兴奋的像发现宝藏一般的,“贪婪”的目光在那高高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的一排排小人书中搜寻着自己的喜爱。一但发现了自己喜欢的小人书,就兴高采烈的,赶紧拉着父亲去购买。
有一次,县城的体育场上举办物资交流会。那天我和父亲去了。有一个摊子卖小人书。我凑过去选了五本一套盒装的《神鞭》,父亲给我买了下来。拿到书以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集,一边走一边看,后来父亲带我去看马戏。但从马戏开始到结束,我的心思一直在书上,眼睛就一直盯在书上。一直到马戏结束。也不知道到底演了些什么?却被小人书中精彩的故事给深深吸引住了。
后来我又在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观看了电影版的《神鞭》和阅读了文学原著。从儿童到少年在到中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来看或读《神鞭》给人不同的感受,儿童时看的是热闹、少年时看的是侠义,而青年和中年体会的是作者的情怀与忧患意识。作者在小说提出了如何面对传统的问题,而且作者也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电影中主人公傻二在影片结尾所说的一句台词:“老祖宗的东西再好,该丢的时候还得丢”。
回忆起童年时期到书店去的心情和感受,仿佛进入了母亲的环抱中,温暖、幸福、亲切。
时间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私营小书店开始出现。因为私营书店销售灵活,购书有优惠,而新华书店就去的少了。
这段时期我开始从过去的看故事书逐渐向名著阅读方面转变,每一次去那家小书店心里都暗藏着一种探寻知识宝藏的莫名兴奋,进到像超市一样的小书店里翻书、选书、看书,不再有需要掂量揣摩店员的心情和脸色,小心翼翼的请他或她拿自己想要看的书的时候的拘束,感受到的是“顾客就是上帝”的优越感和自在。
青年时期追求知识,常去地区市参加考试,考试之余总爱逛逛当地的书店,有一次我偶然发现了一个私营的图书商城,快步走入,四处一看真是大开眼界,文学、艺术、医学、宗教、科学、技术、工具书各类书籍可谓应有尽有,我从一楼看到四楼,狂喜着、激动着就像自己打开了藏满知识宝藏的山洞。
人到中年,和女儿去书店的次数多了,这个时候除了给女儿买学习资料基本是不去私营的小书店了,一来是我们这里的私营小书店仅有一个,况且实在是拥挤狭窄,人一多自己就感觉到无所适从;二是我们这个县城自2008年以后修建了一座在规模、设施、藏书量都可以与地市级图书管媲美的图书馆,在里面看书舒适惬意,借书方便快捷,是我们这些爱书人的福地。
现在我去新华书店的次数比私营书店多,新华书店大并且来此购书的人除了学生以外并不多,各类书籍翻来看去,惬意舒适。
在书店里,当我翻开一本本书时,就像一次次打开另一个未知的世界,在充满墨香的氛围里常常能引发自己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让人在现实的生活中,整个为了生存而已经固定僵化的头脑得以松弛;在书店里当我面对书的海洋时,我明白了人在肉体的满足之外尚有灵魂需要修筑完善的意义。
如今回忆过往,我与书店,书店与我,都有了不同的变化,但相同的是我们都在成长,都在寻找。
字数:138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