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爆发性的认知跃迁

作者: RickyUp | 来源:发表于2017-08-21 22:09 被阅读46次


《跃迁》

一、当初怎么勾搭上《跃迁》的?

7月初便从古典老师的公众号得知《跃迁》一书即将发售,几乎没有细看书中的框架,就直接在当当网上预定了新书,而后知道永澄老师将举办《跃迁》的领读活动,欣喜之余也开始期待一起共读这本书。

而后古典老师放出这本新书的抢读版本,立马抢到并且如饥似渴的阅读起来,在完成序言 、第二章和第四章部分的阅读。又跃跃欲试地写起了读后感,洋洋洒洒的写了3000多字后在豆瓣上投了稿。

过了几天,在获奖名单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虽然是个优秀奖,但是也是欣喜无比,因为在此之前,没有试过用文字得过任何奖励。同时,也给自己设定了小目标,好好自己读完这本书,好好跟着永澄老师一起去理解,好好输出关于理解和践行的文字。


二、发现真的需要读《跃迁》

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自己应该怎么与自己、与他人、与外界的协作。

(一)、与自己协作

1、 专注、迭代

专注要求我找到工作20%的重点,用80%的时间去完成,时间和精力有限,专注则增加两者的使用效率。迭代则是让找到并且把握自身优势,哪怕是再弱小优势,持续迭代而产生的强大力量,这是的复利原则。

#观察永澄50天实验#中,强迫自己几乎每天留言,专注在这种每天的思考,相信会带来变化;同时过程中不断迭代自己的回答方式,从简单书写感想,到后面结构化的书写——先写从文章得到的收获,然后再进行问题的回答。

2、终身提问

套用黄金思维圈;用批判性思维去“质疑”工作中的数据、流程和创意;以始为终,以目的导向去做事。

黄金思维圈思维成为了工作生活不可缺失的第一思考模型,接触到每个问题的时候,不急于回答,总会反问一句“你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同事不会因此而厌烦我)

3、功利学习法

带着问题去读书;构建自己的问题树;通过读书、联机协作形成知识晶体。

最近在看系统思维相关书籍,发现用问题树的形式,让看书效率提高非常多,而且更能专注在书中内容,不容易迷失。比如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系统思维”,然后通过找寻答案的时候,不断会延伸出新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作者这么定义?”“系统又是怎么理解?”等,j进而不断推动自己去检索答案。理解力瞬间飞升,爽到爆!

4、迟钝而有趣

系统的反馈具有延迟性,“迟钝”要求我做到耐心等待结果或是看到结果后细想如何调整,同时系统具有复杂的关系,保持好奇心心态去发现不同的关系和元素,让自己拥有更高维度看问题的视野。

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本来就是“迟钝”的,慢慢做,持续做,静待反馈的到来。


(二)、与他人协作

1、头部策略

重点可用书中的一句话总结,找到高价值区,战略性关注,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

最近公司举办演讲比赛,作为经常提案的广告人员,当然不能放过这个锻炼自己的机会,通过精心的准备后,顺畅完成了演讲,同时也大获老板的赞许。

2、二八法则

原来以为知道20%的果来自需要80%的因就够了。但古典老师告诉我,还需要不断找寻20%中的20%。专注在最核心的点,才是撬动整个事件的杠杆。

客户会议中,一行10几个人,但找到其中的关键决策者,事情就容易多了;一个PPT方案几十页,但抓住其中最重要的“策略”部分,保证方向不错,成功率自然也大很多。

3、联机学习

个人的学习思考可以带来精进,那与他人一同思考可以带来跃迁。其实就类似面谈,互相交流思想,但在互联网的时代性,这种弱关系的“面谈”就成了“联机学习”。

目前在永澄老师组建的4人小群里,共同在构建个人信息管理(PIM)系统,采用的就是联机写作的模式,每天大家会抛出问题,然后共同去回答,并且定期进行语音的总结交流。

4、善良可激怒

多看到他人的好,拒绝只看到他人的不好,用空杯心态去接纳周围的人,用共赢的态度去与他人合作;用适当的愤怒来表达自己对认为正确的事的坚持。

公司某人每天嬉皮笑脸、油腔滑调,起初对他行为十分不习惯,甚至后面听到他的声音都想躲开,但换个角度,这种极强适应群体的能力,其实也是该学习的。有时候自己过于锋利,其实,在不同的场合,可以有不同的自己。


(三)、与外界的协作

1、连接时代

互联网+人工智能带来人与一切的巨大变化,其中重要一点,就如古典老师说的,知道知识在哪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

大脑存储空间虽然潜力巨大,但是能从工作记忆中调取的又有多少,永澄老师说的,要注意防范“启发感”的事。

每天背英语单词,好像在英语学习中不断有提升,但是真正用起来呢?能否在短时间内翻墙找到相关“系统思维”的专业论文吗?

2、系统思维

以前不知有系统思维的存在,接触后感觉是一间黑屋里的灯“啪”一声打开了,瞬间视野可遍布屋子每个角落。永澄老师用系统思维架构内容、升维思考,那我也尝试用系统思维,来帮助自己在工作生活中解决问题,以后陆续会在简书更新系统思维的相关文章。而以下则为运用系统思维来梳理我与《跃迁》的关系:

系统的3个组成部分:元素、关系(结构)、功能。把自己与《跃迁》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系统。我与书都是其中的元素,书给我启发、知识和鼓励,我用践行来验证书中内容,同时用书的内容反馈回给我。最终我们书涌现出强大的功能——个人达到认知、能力、能级的跃迁。

存量和增量,过往曾有个问题,为什么作家可以不间断输出这么多文字?而思考的点在于我认为他有很多的“存量”,靠着自己大脑的知识,不断封装成作品。我错了!我彻底意识到,不断有新内容输出的人,是他们同时不断在输入经过系统的内化后,形成知识晶体。永澄老师就是典型的例子,不间断地更新公众号,他说公众号的文字是自己思考的过程。换句话说,输出的文字是不断输入和内化的成果。

常见的系统关系有两种:从时间维度上看叫做回路,从空间上看叫做层级

因为有反馈的存在,就有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一说。同时增强回路有正循环和负循环一说。对于读《跃迁》一书来说,我有以下的回路理解:

正增强回路:学习-践行-修正-践行

负增强回路:忽视-不践行-忽视

调节回路:每个人的认知和经验都不同,而在接受一个新事物的时候,往往会受过往的认知影响,即采铜说的“隐含假设”。当我发现,古典老师说在连接的时代,知识的搜索比知识的掌握更加重要,古典老师说看书不用从第一页开始,这是瞬间激发了我的调节回路,使劲把我认知拉回原本水平。但意识到这一点,需要我迅速调整自身,去接纳这种新的理论。

(待更新)

3、开放

为了避免系统的熵增,需要保持开放去接纳众多的不确定性,找寻事物之间的关联,引导系统的功能走向。

学习《跃迁》,就是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接纳自己未接触过的观点和方法论,并且在适当难度下去倒逼自己输出;跟着永澄老师做共读,也是一种开放,说实在,在此之前没有参加过领读活动,而这种玩法也是颠覆了过往读书的模式。


三、还需要与永澄老师一起读

因为永澄老师思考的维度比我高。跳脱系统的高手来带你读,以下是我在公司的内部分享稿,里面写到当时在群里和永澄老师的对话,当我认为永澄老师做领读是二次创作时,他说他只是跳离了系统来思考。不得不承认,我仍然在书中的系统中循环。

而且永澄老师知道怎么帮助我们跃迁。从每次课的讨论和作业,到25道题的跃迁计划,再到#观察永澄50天实验#,他引导我们思考、反思和计划。在坚持参加了50天实验里,目前已经完成40+的留言,很快就能完成实验。很高兴能看到自己完成一件让自己觉得了不起的事。当然,实验并不以完成为目的,真正的目的我猜是永澄老师在实践联机写作的方式,来引发共同的思考和协作。对于我个人来说,50天的思考过程将会是日后重要的指导策略。

四、以后还需要不断地读《跃迁》

跃迁之路才刚刚开始,给自己设定了以下目标:

深研系统思维

套用PORT模型如下:

Purpose:让自己理解并且践行系统思维,达到更好解决商业、生活、工作中的难题;

Goal:以“假装写一本书”的方式每周输出系统思维相关的文章;最终在明年初输出系统思维相关的线上课程(以前不敢想,现在居然敢写下来作为目标了);

Result:以系统思维为指导,更好工作生活,并且带来适量收益;

Task:

1、掌握系统思维的知识源头内容;

2、应用在实践中用于分析企业、行业的问题;用于个人学习、认知等生活领域;

3、定期输出文字,用写书倒逼输入;

4、制定课程内容,用作品倒逼践行;

基于以上目标,需要定期回顾书中内容,做到理解-践行-修正-践行的正增加回路。

五、一路与谁为伴?

最后,想感谢古典老师,不用到年末盘点,《跃迁》一书已经成为我本年度对我最重要的书籍之一。希望年末总结时,能不辜负书中内容,用践行《跃迁》的方式来跃迁。

感谢永澄老师的这次领读活动,如果没有参加,或许《跃迁》就不会理解这么透彻,通过永澄老师的思考方式和心理表征。不仅仅是《跃迁》的理解,工作生活处处皆可用。从3月份开始关注,相见恨晚,不断追赶,望达到同频。

在群里、简书中“弱关系”的小伙伴们,你们的每一个点赞和表扬都是给我肯定的声音,好吧,我承认有一定的虚荣心和表现欲在作祟,我会继续学习和践行《跃迁》,并且日后通过分享的形式与大家联机,一起共同跃迁吧!

六、我的作品

跃迁》抢读:做少得多,从容地生长

解题高手-如何用系统思维解决棘手难题

#观察永澄50天实验# 更新至37/50 Part1  

#观察永澄50天实验# 更新至39/50 Part2

《跃迁》共读话题讨论&活动作业 

《跃迁》共读活动——个人跃迁发展方案

相关文章

  • 这个月爆发性的认知跃迁

    一、当初怎么勾搭上《跃迁》的? 7月初便从古典老师的公众号得知《跃迁》一书即将发售,几乎没有细看书中的框架,就直接...

  • 《跃迁》之三阶段跃迁

    O:认知跃迁→能力跃迁→能级跃迁 R:神奇 I:我的认知跃迁太多了,先做人再做事,做了事要会说,系统思维等等。能力...

  • 07811《跃迁》有感

    一、听课感受。 1、共读提到跃迁式成长的三个阶段:认知跃迁、能力跃迁、能级跃迁。认知阶段靠学习,解决范式问题。跟着...

  • 实现成长跃迁

    成长跃迁,即一种跨越式、突变式的成长。 怎样进行成长跃迁呢? 第一步就是认知跃迁。 如果认知没到位,认知处于低阶水...

  • 《跃迁》思维导图D24

    跃迁 跃迁(右) 高手的暗箱 知道知识在哪里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 自我跃迁,认知跃迁,能力跃迁,能级跃迁层次递进...

  • 2018-03-17

    书名:《跃迁》 作者:古典 字数:595 001跃迁的三个阶段 认知跃迁、能力跃迁、能级跃迁,我们需要的不是低头努...

  • 【读书笔记003】 《跃迁》

    书名:《跃迁》 作者:古典 001 个人跃迁的三个阶段:认知跃迁,能力跃迁,能级跃迁。 002 只打甜蜜区里的球。...

  • DAY7----《跃迁》

    书名:《跃迁》 作者:古典 摘要: 1.认知跃迁、能力跃迁和能级跃迁是个人跃迁的三个阶段。只要你升级心智、洞察趋势...

  • DAY 102-跃迁的三个阶段

    认知跃迁-能力跃迁-能级跃迁 自我迭代:个人刻意练习而带来的渐进式进步。 自我跃迁:利用科技,社会系统的能量,加速...

  •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高手战略 1.自我跃迁: 认知跃迁——实践+努力精进——能力跃迁——借取趋势和规律——能级跃迁 2.信息时代:记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个月爆发性的认知跃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ih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