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行(三)

作者: 小窗幽梦 | 来源:发表于2017-11-17 14:59 被阅读0次
川西行(三)

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早晨,都是佛在光耀色达。

这里的一屋一瓦,皆为信仰而生。那漫山遍野鳞次栉比的赭红色木屋,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几座金碧辉煌的大殿,令人震撼。

无论信佛与否,你只需带着尊重去感受那份宁静。当你面对色达,便恍如面对另一个自己,在这里可以触碰到心灵的角落,重新捡拾起那些失落的心绪。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就是这样一个关乎信仰的红木屋拼凑的传奇。

川西行(三)

在美丽的桂更塘草原上,有一座形如金马的山岗,更普遍的说法是在这草原上挖出了马形金块,那是格萨尔留下的战马,而得名“金马”。因此,这里便以藏语的“金马”命名,音译为“色达”。

色达是甘孜州海拔最高、气候最寒冷、自然条件最差的地方,却也是历史悠久之地。这里是康巴和安多两大藏区文化的交汇处,也是格萨尔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格萨尔王传》是几百年来藏族地区一直口口相传的活史诗,与《荷马史诗》、《吉尔伽美什》并称为世界三大史诗。

川西行(三)

色达以喇荣五明佛学院名扬天下,而出名的绝非仅是其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成立于1980年的喇荣五明佛学院,与藏区动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寺庙相比,的确是小巫见大巫。但如今每年成千上万的信徒和游客占据了色达的每个角落,令人目眩,壮观无比。那些熙熙攘攘的红色,属于众多的喇嘛和觉姆(女性修行者),他们来自各地,只为闻思修行,安静纯粹。

川西行(三)

有人说,色达,如果有内伤的人是不能去的,因为去了就会不愿离开。太多有故事的人,背负着心灵的伤痛,寻求着灵魂的安宁。于是,放过红尘,留在这佛学院里修行。用最简单的修行,修补着受伤的心,修得今生与来世的安稳。

距离佛学院不远的尸陀林同样吸引着旅人的目光。天葬最能满足人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在寒冷的高原上没有树,不可能为逝者制作棺木,草原又是藏族人和牛羊赖以生存的根本,他们舍不得破坏一方草地去埋葬逝者。在《佛本生经》里,释迦牟尼的前世舍身饲虎的故事给了他们启发,于是,把身体奉献给鹰鹫,便是自己在世间最后的施舍。

川西行(三)

色达的魅力并非来自想象,而是自你踏上佛国净土的那一刻起,自始至终洋溢着的温暖与感动。它就在那里,永远不会让人失望,那些时隐时现的红色,从此便如丝绸般萦绕在心头,再难抹去……

2017的秋日里,我在色达的坛城上,转动经筒、聆听梵音,许下诺言——尽我所能去帮助流浪动物和弱势群体。这便是我的,寻找善念和禅意的,色达之旅。

川西行(三)

相关文章

  • 川西行(三)

    带着遗憾大清早离开米亚罗,沿317线一小时左右到达毕棚沟。毕棚沟,阿坝州的绝美景点,近年来越来越热门了。以雪...

  • 川西行(三)

    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早晨,都是佛在光耀色达。 这里的一屋一瓦,皆为信仰而生。那漫山遍野鳞次栉比的赭红色木屋,如众星拱月...

  • 2018-06-17

    川西行

  • 2018-06-17 - 草稿

    川西行

  • 川西行

    川西行 2012.12.12补记 2012.10.1-国庆节长假,儿子于8月份买了车,想对我们尽孝心,带着我...

  • 川西行

  • 川西行

    世间安得双全法,唯有三生不负卿。 ——仓央嘉措/最美情郎 第一次知道“稻城亚丁” 、“色达”是在2018年4月16...

  • 川西行

    此次西行第一站—四姑娘山,昨天从重庆出发到现在,虽然路上的时间比较多,但一路向西窗外的风景亦是不错的,时而...

  • 川西行记

    我想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过关于旅行的小梦想,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可是在现实生活里,因为种种的原因,这个美好的...

  • 川西行-色达

    佛曰:如果塵世煩擾,心亂如麻,請去色達;如果如果貪戀紅塵,墮溺慾望,去看天葬!我來了,都看了,但,我只是來拍照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川西行(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jj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