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完了《死亡诗社》。在看之前,听几个同学谈论时认为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关于自由与现实的矛盾的主题,老师教给他们自由,却没有教会他们关于怎么样适应现实,因而最后那个男孩才会自杀。当时,我听到他们谈论这些时也感同身受,虽然我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是我个人在现实中经常有这样的纠结,我曾经写过:读圣贤书,慕古人,不合时宜。就是这样的矛盾。因而当时他们谈论这部电影时我就在心里暗暗想着,这部电影我一定要看,于是乎,时隔五天,我就下载了这部电影看了。
死亡诗社,在正式看之前,我还在想着这电影名字的寓意,因为这个名字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但丁的《十日谈》中几个青年男女聚在一起的讲故事,不知为什么我会想到这。
看完之后感叹编剧的伟大。为什么那么多科目中偏偏选择诗歌呢?因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古今中外,对于诗歌,总是有着一种共同的情感,写诗者,吟诗者,都需要充沛的感情,有力的呐喊。诗歌,从人类诞生源头一直传于今日,不变的是一赤子之心,一自由无畏之心。所以Mrs坦丁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他与众不同的教课方式,他“叛逆传统”的教课思维,他藐视规则的行为,都是一个教授诗歌的老师应该做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打破规则解放本性的自由冲动,而这就是诗的动力源头。老师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志之所在”。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关于我的同学的讨论点,关于“自由与现实”之间的协调平衡,他们认为这位老师没有教授给学生如何与现实相处,因而导致学生Neil的自杀。在我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我认为这一点有失偏颇。因为,我看到了这位老师在富家子弟要求学校接受女生时说过人需要审时度势,学会与现实调和,做好选择。因而,这位老师是有启发学生学会和现实做选择的。
但是Neil为什么会死?他的死与老师教授有关系吗?
从电影的故事情节讲,学校为了给学生和家长有一个交代,将Neil的死归咎于老师。当时,我看到这一幕时感觉这就是深深的讽刺性事件,原来黑白颠倒是这么容易的事情。Neil是一个特殊的角色,我甚至认为他的悲剧选择也只是他一刹那所做的决定(似乎这样解释不够壮烈和深刻),也许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就不会这么做了。他与父亲家长式权威的矛盾,是他悲剧性结果的根源,因为老师的授课启发他要“seize the day”,但根本上来说他本身内心深处渴望着改变,渴望着“反叛”,因而在听到“死亡诗社”那种挣脱现实禁忌规则的聚会时,他主动去参加,又重新组织起死亡诗社。所以,这位最后自杀的男孩,他内心深处一直有一团燃烧的火,是热情,是叛逆,是青春,是伟大。最后在家中,选择饮弹自尽,是自杀的悲剧,也是一种殉道的悲壮,用现在流行的汉字风格来形容——够诗人!
死亡诗社,这个名称就暗示着一种结局。在现实生活中,选择像诗一样嘶吼呐喊,自由无拘无束地,本身就意味着“孤独和死亡”,传统、规则、荣誉这些都是枷锁会限制规训着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社会,不守规则就会被规则淘汰,无法立足,要么选择疯子,要么选择死亡。Neil最后自杀,Mrs坦丁老师被辞退,另一个叛逆的富裕学生被开除,剩下一帮曾经是死亡诗社的成员的同学被迫着接受现实的法则,或许痛苦,或许庆幸,或许继续浑浑噩噩,但是终归回到现实。
电影的结局是曾经懦弱胆小的安德森带头与其他几个同学在老师走出教室门前勇敢的站在了桌子上,藐视权威,藐视传统,又热血沸腾,似乎是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可是,仅仅是预示而已,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我不认为未来会改变,曾经的少年,或许在时过境迁之后会记忆起自己曾经的豪迈“乘风破浪”,但终归会归于现实。只是令我们欣慰的是,毕竟我们曾经那样做过,毕竟在岁月和生活的浮沉打磨中,我们还保持着一隅赤子之心如故。
死亡诗社,若想成为合格的成员,只能是献祭者。
2016-10-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