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序言篇,入眼的第一句话就是“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读至此,想及自己的教育工作,心中颇多感慨!
序言中提到“人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存在”,我对这句话真的是非常赞同。班上的学生有五十多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即便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他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点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工作经验,面对这些极具个性特点的个体和千奇百怪的问题,真得会让人觉得不知所措。有些新入职的教师被学生气的哭了,气的生病了,甚至气得愤然辞职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朱永新教授说:“教师,应该学一点心理学。具备心理学常识的教师,才能更顺畅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好的效果,教师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自由王国,才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因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读《我是谁》
收获:身为人师者,须有“知人之智”,更要有“知己之明”,不了解自我,何以了解学生?
因此,教师必须要知道“我是谁”!
人了解自我可从三个方面: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着手。一个人要对自己各种谁会角色有一个清醒认知。一个人对自己的角色的使命和期望了解越清晰,就越有可能扮演好各种角色,并能和谐各种角色的需求。
一个人根据兴趣、性格、能力,可以做多种工作,但若与价值观不符,可能内心矛盾纠结,也难以坚持。
人要学会悦纳自我,需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
人了解自我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过程。
读《我想成为谁?》
收获:每个人都会思考这个问题:我想成为谁?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但是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铁定的规律。如果一项活动能让人体验到行为的自主决定、对活动能胜任、获得人际的认同,满足了三种心理需要,就会激发内在动机。内在动机对人的幸福感、创造性、行为的坚持性、困难的应对性都有重要作用。
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取决于其深藏在大脑中的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等。
人生使命,就是活着的意义。人生使命是人生旅途的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追随自己的内心,坚守价值,抵制诱惑,克服懒惰,享受过程,评估结果,不断精进。
读《如何遇见更好的自己》
收获:遇见更好的自己意在改变自我,重塑自我,放下过去的自我,不断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务必在实际行动中强大自己,从合格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才能够遇见更好的自己。
NLP逻辑层次告诉我们:要改变你的工作或生活环境,就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要改变行为,就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一个人是否主动去学,取决于内在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价值观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定位,期望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定位来自一个想明白自己的人生意义。
人的成长就是拓宽生命的长宽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