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铜山记》看清代铜山风貌

作者: 陈旭山 | 来源:发表于2021-06-13 14:29 被阅读0次

    清代诏安乡贤叶观海写了一篇《游铜山记》,描绘了大约二百年前铜山的山川风貌,此文收录在民国版《诏安县志》。东山县多种版本志书的艺文志有大量歌咏景点或泉石的诗文,唯独没有描写铜山的文章,因此,《游铜山记》显得弥足珍贵。笔者择其要点,对比古今铜山风貌的变化。

    叶观海(1758~1825),字汾浦,诏安县三都宝桥(深桥上营村)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此后绝意仕途,在闽粤地区执教数十年,主讲诏安丹诏书院,桃李遍于大乡小村。他学问渊博,擅书法,工诗文,著述甚丰,独自编纂一部十六卷的《诏安县志》,即嘉庆版《诏安县志》。他是马兆麟式的乡贤,没有出仕为官,长年生活在家乡,对家乡的影响更为直接,贡献更为显著。

    一、铜山石头特点

    《游铜山记》从铜山的石头说起,“以余所经,如吴之天平、邹之峄,皆山之以石胜者。峄石多而不甚奇,天平之石簇立如笋,俗称万笏朝天。独吾邑铜山之石,则皆广厚方正,尊特疏峙,而世顾但知峄山、天平而不知铜山,何哉?台山有言,闽人不善为名。此可以知山水显晦之故矣。”

    叶观海说,苏州的太平山和山东邹峄山都以石头出名,太平山的石头整齐如笋,犹如万笏朝天。邹峄山的石头以多取胜,没有什么特点,而我的家乡铜山的石头“广厚方正,尊特疏峙”。叶观海有见识,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诚如所言,铜山的巨石如风动石、仙脚桶石、五老石、笔架石、笑止石、威峰石、双帆石等等,每一处都宽厚高大,稀疏分布,各有特色。

    为什么铜山的石头不出名呢?原因就像叶台山先生说过的那样,福建人不善于宣传。台山是叶向高的号,他是福州府福清县人,明代政治家,万历天启年间官至内阁首辅。黄道周非常尊敬叶向高,1625年第一次辞官归家时,曾顺道到福清拜访已经退休的叶向高。

    二、城内古嵝山有三峰

    “与诸公登城中之古楼山。一峰向西,一峰居东,中峰独尊。下瞰万井鳞次,南北海如两腋,其墩稍平处为南溟书院。升其堂,远水一泓,如浸阶下。院之旁有石,俪立如五老。”

    他把“嵝”写成“楼”字,现在也有人把“古”写成“岵”,变成了“岵嵝山”。这些都是地名用字不规范而没有人纠正的结果。地名用字也有标准,东山从古至今的各种志书都以“古嵝山”作为标准字,后人应以此为标准。

    《铜山志》载“古嵝山,又名瞭高山。在镇城内,形如狮子。崒然高出,中具首尾,耳目宛有生趣。”

    明清时代,古嵝山上除了南溟书院,没有其他民居建筑,整座山像一只卧狮,好像三座起伏的山峰从西向东排列,西边即“后山”,中峰即南溟书院,东边俗称“龙脊”。现在,房子从山下建到山上,地形地貌已经改变,看不出山峰的起伏了。当年,山坡上下没有遮拦,南门湾的海水显得更近了。在南溟书院的台阶上,能看到南门湾的海面犹如碧波荡漾的天池,这和铜山十八景“文公座上看天池”的描述相吻合。

    三、风动石与石僧拜塔

    从古嵝山下来,“距岑东有大石二,斜累撑拄,人卧磐石伸足踢之即动,微风吹之亦动,为风动石。风动石在处有之,无如兹石若断若连之奇者。诸君问予言,国初闻海寇数万,以铁网系长绳挽之不坠。予谓天工所造,人力何为哉。风动石之侧,有石圆首曲身,如山僧参禅状,土人颜曰:‘和尚拜塔’。旁睨则肖,正视则否。”

    叶观海对风动石的描写和我们今天所见一样,石僧拜塔从侧面看惟妙惟肖,从正面看则不像。关于风动石不坠的传说,自古有之,当年用铁网系长绳强拉风动石的对象是海寇,现在则变成抗战时期的日本鬼子。有关风动石的传说,折射出人们担心风动石坠落的心理。叶观海认为许多地方也有风动石,但都没有铜山风动石的神奇,这是造化的恩赐,非人力所为。

    四、燕泉飞溅九仙山

    “西城外有山稜起,乱石磔礧碒砢,曰‘九仙岩’。石势穹窿如巷,砌石为蹑云之磴。相与贾勇而登,气蓬蓬接仰视石壁,昔人镌‘必喘’二字,为之一噱。其石有燕泉,下注甘冽殊常,虽大旱不涸。”

    在作者笔下,九仙山的特点也是石头,石缝、石阶、石壁,整座山就是一堆巨石垒起的,虽然不高,却陡峭险峻,气势不凡。那时,九仙山水源丰沛,山上的燕泉即使大旱也不干涸。黄道周在《铜山石室记》描写九仙山“飛泉下滴,夏冬不枯”,因为常年潮湿,“苔藓砠砾,皆侵墨光”,九仙山上到处长满苔藓,在阳光的暴晒下,苔藓变成墨绿色干皮。一百多年后,叶观海来到九仙山,燕泉依然“大旱不涸”。

    现在“燕泉”两字还在,而泉水早已枯竭,以至于人们不能理解古代的九仙山曾经流水潺潺。九仙山下码头社区的许多水井,如大井头、骑马井包括许多居家水井,都依赖九仙山的水源供应。这种现象不局限于东山岛,明清时代的闽南地区尚未充分开发,气候湿润,水源充沛,黄道周游灵通山时也看到“垂瀑瓢注,或数百尺”的景象。从古人的记载,看到古今气候的不同变化,这是从湿润到干燥的渐进过程。

    五、奇石众多威峰山

    九仙山南边的威峰山,又名东岭山,因山上有大伯公庙,俗称大伯公山。山上的巨石非常有特点,“旁为威峰怪石,如兽、如蟾、如鲤、如屋、如双帆迤逦以过。有巨石中虚,如纳云气,是为云坞。”云坞位于龙潭山南麓,放在此处,系作者误记。

    威峰山的奇石有的像形态各异的巨兽,有的横叠像天然大屋,还有两块巨石像张开的船帆,即著名的双帆石。《铜山志》记载,威峰山上最高处有高达数丈的威峰石,镌刻着蔡潮的手书“意净心空”四个大字,每字高七尺一寸,宽六尺五寸,旁边镌刻“威峰”二小字。还有几处题字如“石渠云路”“山海极观”“晴岚拥翠”,概括了威峰山的风景特点。当年的威峰山是铜山人的休闲地方,“四方骚人逸士至铜,咸往观焉”,这里成为风景绝佳的山地公园。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对自然环境保护不力,监管不严。因建设需要,石材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人们就地取材,炸开巨石,加工成石板和石块建造楼房。就这样,威峰石和许多有文物价值的景观石被炸掉了,埋在山坡上的大石壁也被挖掘加工。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人们沿着山坡建造大片民居,覆盖整座大伯公山。这些民居层叠杂乱,缺乏美感,完全破坏了威峰山的美景。现在,这片区域小巷宽窄不一,弯曲盘桓,到处台阶,交通不便。许多房子设计过时,年久失修,只能低价出售,有的干脆空置,搬到山下居住。威峰山的自然环境被破坏,是铜陵镇无法挽回的大损失。

    六、东门屿亦名狮屿

    《游铜山记》记叙东门屿“亦名狮屿”。《铜山志》的东门屿条目只说一名塔屿。现代东山人也不知道还有“狮屿”的叫法。但其艺文志收录了陈振藻的诗歌中有一首《狮屿瑶屠》,说明确实有狮屿之名,其诗如左,“东流砥柱挺高山,上架瑶屠插汉间。隔水遥瞻狮仰首,波澜湧沸任回环。”东门屿首尾山峰凸起,中间一片沙浦,古代没有植树,犹如伏卧狮子的脊背。从铜山出海眺望,东门屿很像一只头部朝向西南的卧狮。随物赋形,这大概是古人命名狮屿的原因。

    东门屿“中多奇花异卉,士人採其草以疗疾辄验”。岛上长满奇花异草,这些花草别的地方不常见,入药效果灵验,所以,东门屿是古代铜山人采集草药的地方,这一点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东门屿“有石室可坐二十余人,其深广略与在威峰者埒,为石斋读书处”。石室大小和威峰山石室差不多,这是黄道周在东门屿云山石室读书的又一个记载。

    七、铜山人称“小莆阳”

    “夫铜之为地,原为民间牧薮,邱墓累累多宋制。明以来,渐为海戍重地。跨百粤之津梁,枕岛夷之水道,岁入腥鲜䱥鲞之利过于腴田。虽凤劲土坚,诸山濯濯无树木之荟蔚,予独谓山川本来面目,未施雕镂。终明之世,幅员数里,科第迭兴,名臣辈出。人称小莆阳焉。而石斋先生,钟山海清正之气,忠孝大节争光日月,今虽里居转徙,子孙式微,而国史褒之,乡邦祀之。学士大夫,饱闻而饫道。则石斋者,不必子孙私之,亦不必铜人之私之也。”

    铜山在明朝以前人烟稀少,只作为附近村民捕鱼晒网的“民间牧薮”。县志记载只有金丁马铁四姓人家以打鱼为生,散居于现在的东门外。铜山所设立以后,铜山成为海防重地,随着人口逐步增多,经济不断发展,海岛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渔盐之利大于田园收获。而且,铜山境内的几座山,石多土少,树木不生,作者说那是未经雕琢的山川本来面目。

    铜山弹丸之地,纵横不过数里,以奇石众多,宽厚方阔取胜,虽然没能扬名海内,但是有明一代,科举发达,出现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如唐文灿、黄道周、陈瑸、陈士奇等名臣,被誉为缩小版的莆田。

    其中以黄道周先生最为突出,他的忠孝气节、道德文章扬名海内,为此家乡立庙祭祀,国史立传记载,孔庙享配神位。黄道周超越了一姓一地,成为中华民族的先贤,这是铜山“钟山海清正之气”的结果。

                                          20210613

    附录:游铜山记

    叶观海

    黄石斋先生尝论吾漳都梁之山,为峰九十有九,与池州九华之数符。大峰之山三十六峰,亦如新安黄山诸峰之数,而奇秀或过之。特以僻处南服,故名不如天台黄海耳。以余所经,如吴之天平、邹之峄,皆山之以石胜者。峄石多而不甚奇,天平之石簇立如笋,俗称万笏朝天。独吾邑铜山之石,则皆广厚方正,尊特疏峙,而世顾但知峄山、天平而不知铜山,何哉?台山有言,闽人不善为名。此可以知山水显晦之故矣。

    余总角尝经此地,匆匆不及登眺。比吾友施晓初折柬见邀,遂于三月五日与沈君画山,穷日力以赴其召。其明日,与诸公登城中之古楼山。一峰向西,一峰居东,中峰独尊。下瞰万井麟次,南北海如两腋,其墩稍平处为南溟书院。升其堂,远水一泓,如浸阶下。院之旁有石,俪立如五老。右折而下为南岑,距岑东有大石二,斜累撑拄,人卧磐石伸足踢之即动,微风吹之亦动,为风动石。风动石在处有之,无如兹石若断若连之奇者。诸君问予言,国初闻海寇数万,以铁网系长绳挽之不坠。予谓天工所造,人力何为哉。风动石之侧,有石圆首曲身,如山僧参禅状,土人颜曰:“和尚拜塔”。旁睨则肖,正视则否。

    西城外有山稜起,乱石磔礧碒砢,曰“九仙岩”。石势穹窿如巷,砌石为蹑云之磴。相与贾勇而登,气蓬蓬接仰视石壁,昔人镌“必喘”二字,为之一噱。其石有燕泉,下注甘冽殊常,虽大旱不涸。旁为威峰怪石,如兽、如蟾、如鲤、如屋、如双帆迤逦以过。有巨石中虚,如纳云气,是为云坞。南湾一带为沙浦,下有南屿,曰覆鼎、曰渤流。海中之屿,其中为虎硿,亦名狮屿。浮图上耸,冲流激浪,扼海之吭。一石如船,一石如人戴笠状。中多奇花异卉,士人採其草以疗疾辄验。有石室可坐二十余人,其深广略与在威峰者埒,为石斋读书处。其前一峰秀削,卓立江中,曰川陵、又曰苍陵、又曰苏尖。宋少帝尝驻驿其处,置东京。铜远近诸山多石,而兹山独否,人以拟蜀之峨眉焉。

    计是日,观前人石上所镌擘窠大字无虑数十处。唯蔡潮所书之“与造物游”“宦海恩波”“瑶台仙峤”“意净心空”书法遒劲,极苏蔡之能事。

    夫铜之为地,原为民间牧薮,邱墓累累多宋制。明以来,渐为海戍重地。跨百粤之津梁,枕岛夷之水道,岁入腥鲜䱥鲞之利过于腴田。虽凤劲土坚,诸山濯濯无树木之荟蔚,予独谓山川本来面目,未施雕镂。终明之世,幅员数里,科第迭兴,名臣辈出。人称小莆阳焉。而石斋先生,钟山海清正之气,忠孝大节争光日月,今虽里居转徙,子孙式微,而国史褒之,乡邦祀之。学士大夫,饱闻而饫道。则石斋者,不必子孙私之,亦不必铜人之私之也。

    摘自民国版《诏安县志》卷十六481-482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游铜山记》看清代铜山风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ow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