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这天,学校组织了一场中国象棋大赛。我五一放假期间就给孩子报名了,我报名后孩子一直抱怨我不应该给她报名,她一听到要比赛就心里没由来的紧张。
我想法很简单,既然会下象棋,就这臭棋篓子只要报名就有机会,因为小学生的水平都有限,怎么就不能赢一盘棋呢!
孩子紧张也很简单,因为她不认为自己会下棋。她是跟我这个当妈的学得棋,当妈的就是野路子,她不认为自己能比正规军强,现在的小孩都是有上象棋辅导课的。
我的理由是,野路子懂厮杀,说不定能杀对手一个片甲不留呢!
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女儿紧紧拉着我的衣袖,说:“妈,我紧张。”
我恨铁不成钢地说:“你就当去玩玩吧,重在参与,今天是母亲节,算是你送给妈妈的礼物,好吗?”
女儿一听是送给妈妈的礼物,也就认命了。
来参加比赛的同学真是不少,一年级的一排,二年纪的两排,高年级的两排。女儿是三年级,我找了半天位置,原来是一起归到高年级里了。
女儿班里报名的人不多呀,就她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女儿说那个男生下棋很厉害,专业学过,能打过计算机的菜鸟水平。我想了一下最近我们的战况,小白没问题,菜鸟打不过。原来我的水平还不如她同学,看来不能低估小朋友们的智商啊。
在准备开始前,我坐到后面观战,远远地看到一位二年级的小女生站到我女儿对面,比我女儿矮了一个头,她俩交流着,比划着,我想是不是女儿在教那个女孩呢?这样为人师表,很快就骄傲了吧,不紧张了吧。
过了一会,女儿跑过来,小脸一皱,委屈地说:“妈,我连那个低年级的小女孩都打不过,怎么比赛啊!”
我愕然,竟然不是教人家,而是被人家三下五除二给收拾了,这小学生们也太生猛了吧。
我只得劝慰她:“马上比赛了,别想了,集中精力将军去!”
老师宣布了比赛规则,每位同学都可以参加五场比赛,每场比赛赢者得两分儿,合局各得一分儿,输的就是零分儿。
比赛在呜呜泱泱的场景下,终于趋于安静,正式开始了。老师此时还强调一句“注意,不能下棋期间没下完就跑了啊,那样就是犯规。”这是提醒我们,多么小的孩子啊,还坐不住的年龄就要守规矩,参加比赛了。
第一场就让我惊叹了,竟然几十秒就有举手表示分出胜负的了。下棋这么快就结束了?
我会下棋,来源于两个途径,一个是小时候放了学,家里没人,我就跑到家附近的路边,看老大爷们下棋,一般都是3-4人围着,我也在一边围着看,看多了,就会了。还有一个途径是老爸喜欢下象棋,家里有客人,有亲戚来,他都会赖着人家杀上几局.,我就在旁边观战,没客户人,老爸棋瘾大,就拉着我开战,我偶尔能战胜一两局,会让老爷子更上瘾。不过,无论那种渠道学来的下棋,我观战的时间都很长,感觉一局有时厮杀了一两个小时还不能分出胜负,所以,我一直认为象棋是个慢功夫的益智类游戏。
今天可开了眼了,这些小孩子竟然在1分钟左右都结束战争了。高年级的还算有点水平。能坚持个三到五分钟。
女儿第一局毫无意外的输了,来到我身边寻求安慰,说必须买礼物才能抚慰她那颗受伤的心。
我说:“可以,你能参与,我就挺开心的,”
女儿说:“如果我赢一局,就给我买两份礼物!”
我笑着答应,其实不抱希望,继续安慰她:“比赛的男生太多,你们就两个女生,和男生比,你是比较吃亏的。不过看到这么少的女生,我也挺欣慰,说明我女儿是少数会下棋女生!”
第二场,非常意外地女儿赢得了胜利,而且时间非常短,如果不是看到她满脸憋不住的笑容,我还以为她又输了。她太得意了,给我炫耀着,给同学炫耀着,还兴奋地手舞足蹈起来,我这当妈的也为她骄傲。她眼神示意我“礼物!”
其余几场没再有意外,五场比赛,赢一负四,还好有赢过一场,要不然确实太惨烈了,不容易树立自信心。
下面是颁奖环节,女儿的男同学确实是高手,赢了4场,输了一场,得到了高年级组三等奖。最后发一等奖,我们以为听错名字了,因为我和女儿、还有她同学,都听到了台上念女儿的名字。这怎么可能?我们只赢了一场,就是一等奖,她同学赢了4场才拿了三等奖。后来听旁边的家长说,这个一等奖应该是高年级女子组,刚才发的是男子组。我们这才敢相信,女儿真的得了一等奖,因为他们高年级组一共就两个女生参加比赛!这个中奖概率也太高了。
女儿的情绪立刻达到了高峰值,她也没想到参加了比赛,竟然拿到了个一等奖。一路上,女儿对我表示感谢:“幸亏参加了比赛。要不然怎么能有名次有奖励,还有妈妈送的礼物呢?”
我总算给她报名得到了她的认可,所以说积极参与,勇于尝试,真的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