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在家里待了有小半个月。
应该不止是我,大部分同胞应该都是这样。
不得不承认,这波疫情够厉害。
但说实话,真要说疫情对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影响的话,其实还真没有,至少对于我个人而言没有。
因为每天该做什么事情我依旧在做,没有想过因为疫情就不去做。
例如,每天该六点多起床就六点多起床,不能因为疫情就可以在家睡懒觉。
甚至比之前还要更努力了,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别人放松,而你没放松,那不就是刺溜一下,超过去了嘛?
在第十一个“一周一山”的最后一天,我出门了。
此次嘉宾是,慧妹。
一前一后,衔接的正好。
因为第十个一周一山是上周一,第十一个一周一山是这周日,所以时长加起来正好是半个月。
在出门之前我心里也在犹豫着,就是现在这么个情况,继续执行这个计划合适吗?还是停一阵子最好?
在我左思右想一段时间后,决定出发,不能因噎废食。
我是这么想的,如果大家伙都抱着我的这种思想,那么就好了,都没人出去,紫金山上就我一个,那肯定安全。
另外呢,即便有人,在这个点上能去紫金山的,说明都是登山爱好者,在家闲不住,一周总得上去个几次,那身体肯定很强壮,免疫力肯定要好,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安全的。
既然如此,还害怕什么呢?
其实我觉得这次事件人们反应有点过了,甚至大大们也是,不过大大们是逼不得已,老百姓过了,大大们只有跟着过,不然会更加恐慌。
拿我所在的城市举例,八九百万的人口,确诊的是八九十个,还有二十多个已经治愈好了,数据是截止到我写这篇文章。
这意味着什么?十万个里有那么一个。
说句不该说的,如果真被你碰上了,你还真厉害,比中彩票的概率还小。
这段时间虽然都在家,但没事的时候我也会开车出去溜达一圈,不为别的,就想看看这个阶段下的南京城,用眼睛去记录一下,记录一下什么叫做空城?记录一下人人带口罩的盛况。
试想一下,是怎样的魔力能让人人都去带口罩?能让人人都待在家里不出门?举国上下停产停业。
这次我是见证了。
所以说,我们此刻正在经历着历史,记录着未来。
若干年后再来看,我们会感叹:原来我们也曾参与过这么一出活动。
来到紫金山脚下,发现人还不少,说这话并不是因为我看到人了,而是看到了车子,从半山腰到山脚停的几乎都是车子,几近停满。
我和慧妹停好车,准备登山。
慧妹是个奇女子,年纪轻轻,资产千万,从一个乡里人摇身一变城里人,而且还是个资产千万级的城里人。
由此可见,眼光这个东西,不是人人都有的。
说这些话可能很多人不爱听,不过你别不爱听,这的确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直接能决定你下半辈子的生活与质量。
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婚姻里那么会挑呢?
一挑一个准。
而有的人则不然,一挑一个坑。
我觉得婚姻本质上就是一场合作。
很纯粹。
就像两人合伙一起开公司一样。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在里面夹杂太多个人情感。
浪漫?
那是在爱情里。
但对不起,婚姻里没有。
即便有,那也不叫浪漫,说是彼此的尊重可能更合适。
若是有的话,那我们菲姐就不是今天的菲姐了。
我和慧妹边登山边聊天。
慧妹说,旦旦老师,就在前几天,我决定得好好看书了。
我问,此话怎讲?
她说,受你的一篇文章影响,就是那篇《五年业务之路》,看完我觉得很励志,就是我的老公原来这么厉害,那我还能继续颓废下去吗?
我说,能帮到你我觉得很开心。
她说,我不喜欢现在的银行工作,我想换份工作,所以我得看书,在此之前我是没有这个勇气的,就是即便一份工作我不喜欢,我也会默默的去做,默默的忍受,但我现在变了,就是我有勇气去改变了。
我说,挺好,我和你不一样,我一直以来都是比较自我的,就是我想做的事情,没人能阻拦,我不想做的事情,也没人能逼迫。
她说,对,就是受你影响。
我哈哈一笑。
她说,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遗憾,就是没能坚持考研究生。
我说,那你就去考呗。
她说,但总是迈不过去那道坎。
我说,如果是因为经济的话,我把第一套房子卖掉,给你卡上存个一百万,让你安心考研。
慧妹听了这话后在偷笑。
我说,你别笑,如果你真的想去考研,我真的会去卖房,我对钱财看的很淡,相反,我更尊重知识。
她说,我还是先考公务员吧,后面再看。
我说,那你还是不想考研。
她哈哈大笑。
我说,接下来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珺祎的教育,眼看着珺祎就到了一个成长的关键阶段了,你看看,就这几天,珺祎好像突然又长大了一样,什么话都会讲,什么话都能想的出来讲,就是你想不到一个两岁多的孩子竟然会说出那样的话,甚至你自己都想不起来说。
这说明了啥?
每句话的背后,都对应着她的思维。
说明她的大脑正在快速成长。
我曾咨询过一个搞教育的朋友,就是关于孩子的教育,她说了这么一句话:小孩子在三到六周岁这个年龄段是大脑发育的黄金阶段,等七岁的时候基本就发育到百分之九十了,主要是智力方面的发育。
她说到这话时,我突然意识到一点,就是人其实是有天赋之分的,为什么有的小孩子很优秀?不是孩子优秀,是孩子爹妈优秀。
人家在备孕期间就有所准备了。
这样生出的孩子首先在基因上就占有了优势。
紧接着,每个阶段孩子该做哪些事情,人家都列在日程表上,严格执行。
如此,孩子能差吗?分数能考不好吗?
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得这样去做,不能觉得我们生活在城里了,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像城里人一样去思考问题,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一点也得有意识的去学习的。
眼界、格局有时不仅仅体现在事业上,在日常生活里的这些小事上同样能体现出来。
想到这里你是不是突然觉得好累?
哇,连在孩子的事情上都这么讲究,太累了。
对,就是这么累。
不然人人都是精英家庭、人人实行的都是精英教育了。
就因为你觉得累,所以精英才显得那么少。
不知不觉,我和慧妹就爬到了山顶。
山顶上人更多了,仿佛一点感觉不到疫情的存在,大多是父母带着小孩子过来,但基本都是带着口罩的。
在山顶停留了一会,我和慧妹开始下山。
我们继续这个话题。
如果把婚姻比作一家公司的话,那孩子就是这家公司的产品。
如果你想把这家公司经营好的话,你首先就得有质量能过关的产品。
但这么说也不合适,因为偏偏有人他不想把公司经营好,只要有个公司的壳子就好了,至于好不好,无所谓,形式更重要。
然而,事实要求我们不能这么做。
我们得有自己的品德,就是为之负责的品德。
既然我们把她生下了,那我们就得去负责。
谁叫你是孩子爹妈呢?
慧妹说,所以我们年初买的那套房是对的,首先就得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我说,那周边有好几家培训机构,像少儿英语呀、钢琴班呀。三周岁往后就可以学英语了,六周岁往后就可以练钢琴了,这些我们也得列在日程表上。就是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提前想好,提前为之作准备。
慧妹说,对,咱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
我哈哈大笑,说,对,就是这么个理。咱俩是农村人,很多东西不懂,但不影响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因为我们可以模仿,城里人咋做,咱们就跟着做就好了,准没错。
回到家,还没进家门,老远就听到了珺祎在读三字经。
一口一个,苟不教,父之过,苟不教,父之过......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