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精神,时代之需
早在1949年3月,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京筹划建国时,毛主席曾风趣的对大家说:“我们这次进京赶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我们不当李自成。”70年来,中国人民秉承“赶考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而今我们又在实现民族复兴赶考的路上,我们更需要赶考精神。它是当世之要,时代之需。
中国人民经过七十年的艰苦奋斗,已经由一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繁荣昌盛,富强文明的新中国,而今我们伟大的祖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国防、科学技术上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全国人民信心满满,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正在赶考的路上,只要我们继续发扬“赶考精神”,这一远大目标就能时日不远,指日可待,翘首可盼。
赶考精神体现在做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上。新中国刚成立时,毛主席就告诉人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全党全军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老人家谆谆教诲,言犹在耳。事实上也正如此,凡谦虚谨慎行事,诸事多成,反之骄傲自满,疏忽大意,则其事必败。汉寿亭侯关羽轻视东吴实力,骄傲行事,做事疏忽,大意失荆州,就是前车之鉴。如果把统一全国作为蜀汉大业,为这一大业而奋斗作为赶考的过程,则关云长就是失足在赶考的路上。
赶考精神体现在艰苦朴素,顽强奋斗上。建国七十年,中国人民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巨大成就。“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带领石油工人建成了大庆油田。“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焦裕禄靠艰苦奋斗带领全县人民同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苏联撤走专家,科学技术资料短缺的情况下,钱学森等科学家靠艰苦奋斗,用算盘计算科学数据,终于实现了两弹一星的梦想。现在南仁东靠艰苦奋斗带领科技人员建造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林鸣和千万工人一起靠艰苦奋斗建成了港珠澳大桥……数不清的英雄人物,道不尽的俊杰贤才,他们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赶考路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
赶考精神体现在做事认真细心,锲而不舍上。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走在赶考的路上,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认真、细心和耐心,离不开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著名的钳工胡双钱三十年来磨制了数十万个零件,竟然没有一个次品,其精密度堪比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他的成功靠的就是认真和细心。屠呦呦在研制青蒿素的时候,做了无数次的试验,失败了重新做,不气馁,不灰心。甚至用自己的身体亲身试药,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铸就了他的成功。做事认真、细心和耐心,做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有了黄旭华研制核潜艇的问世,才有了袁隆平杂交水稻给人们带来的福利,才有了王有德防沙治沙的成功,才有了教育家于漪的业绩……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今天,人们走在赶考的路上,是多么需要这种精神啊。
赶考精神,是时代之需,是当世之要。而今全国人民走在民族复兴赶考的路上,秉承赶考精神,精诚团结,紧密协作,都在各行各业中做着自己的贡献。做为即将走上考场的莘莘学子,我们更应该秉承赶考精神,更需要用赶考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以优异的成就回报我们的勤劳的父母,回报我们辛苦的老师,回报我们美好的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