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可说是一本久负盛名的书了,我在2018年初的时候迷上听书,樊登读书会里面就为本书打卡。
没看之前我以为这是一本功绩录,今天翻开来,就发觉非常有意思。
今天先说说关于他父亲的部分。
“富兰克林”这个称呼在他幼年时期是属于“自由农阶层”的称号,可见他们家族的地位并不高。他家中有十七个兄弟姐妹,他是最小的一个男孩。在这个大家庭里,他父亲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父亲“在公共事务上不曾担任过任何职务,但时常有领袖人物来造访,征询他的意见”、“他常被选为两方争执的调解人”
“父亲常喜欢邀几位明达的朋友或邻居来家里叙谈,并留心引起一下有益的话题来辩论。用这个方法,他使我们明白什么是善良、正直和人生处世之道。”
我幼时,我的父亲在他的教训之中常常引用所罗门的一句格言:“凡一生勤劳的人,他将要站在帝王之前,而不站在下等人之前。”此后,我一直以这句格言鼓励着自己。
从他对他父亲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一位会教育,尊重孩子的父亲形象。
“我父亲时常带我出去散步,并造访小木匠、水泥匠、车匠、铜匠等,看他们做活,他就可以观察我的爱好,并力图把我的爱好吸引到某些手艺或别的行业上。
为了找到儿子的兴趣,本杰明的父亲带着他亲历了很多手工制造点,虽然后来儿子并没有从事他父亲的职业,但也促使儿子自己发现了自己的爱好所在。
想要了解自己或孩子的的兴趣能力所在,得要尽早多接触各行各业才好。在这个观点上,好父母的想法都是相通s的。现在很多家长要想了解孩子的特长兴趣,也会多报班多尝试,找到一个真正感兴趣的特长来让孩子学。
因为本杰明从小酷爱读书,最后他父亲决定让儿子去做了一名印刷工。从书中的描述看得出,当年做印刷工并不是个赚钱的行当。可以说,他的父亲为儿子谋出路的宗旨,是基于儿子对一个行业的热爱,这点很值得我们做父母的学习。
得益于这个工种,本杰明少年时期看了很多书。那年他12岁,虽没有正规上过学,却一点也不妨碍他学本领。他因为热爱读书而开始学习写作,又因一本书开始多年的素食计划,影响了周围的很多人。后来更是以此,找到了许多同样爱看书爱写作的好友,并练就非常好的文笔,为自己的未来打下了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