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人宣扬南阳有“四圣”:“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商圣”范蠡。从文学形象的角度来说,“智圣”诸葛亮的说法没有什么问题,毕竟鲁迅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都有点“多智而近妖”了;但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来讲,把诸葛亮封为“智圣”还是不太妥当的。不过对相当一部分国人而言,管它什么历史人物还是文学形象呢,分那么清干嘛,乱炖更有味道,大家去旅游景区不过是游玩而已,谁有功夫操那份闲心。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有《陋室铭》一文,提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亮自己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此二文中的“南阳”指南阳郡,是大的行政区划,与现在的城市意义上的南阳非同一概念,所以才有“诸葛亮躬耕地”的历史疑案,这桩疑案也许会成为永远的疑案。私下以为襄阳和南阳去争“诸葛亮的躬耕地”毫无必要,还是清代五任南阳知府的顾嘉蘅说得好:“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研究好诸葛亮文化现象,才是当今南阳人该做的事情,否则愧对被当做“招牌”和“旗帜”的诸葛亮。顺便说一下,我们学校即在“南阳武侯祠”附近,学校把那些科研成绩突出的老师称为“卧龙学者”,把我们的学生叫“卧龙学子”,我们沾了诸葛亮不少光呢!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全国最早的武侯祠在陕西省汉中的勉县(沔县),南阳武侯祠也有较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去世后不久,其故将黄权率族人在南阳卧龙岗上建庵祭祀诸葛亮,属私祭性质,时称“诸葛庵”。其大规模的扩建是元明清三代在统治者的支持下,由官方主持的。
元大德二年(1298年),南阳监郡马哈马主持修葺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割附近田地二百亩作为岁时香火之具。
元至大二年(1309年),河南平章政事何玮到南阳指示地方官加扩卧龙岗武侯祠。
元延祐二年(1315年),元仁宗交中书平章政事与翰林集议,给南阳卧龙岗古建名胜命名为“武侯祠”。这是“南阳武侯祠”官方正式命名的开始。
明嘉靖七年(1528年),明世宗“钦赐”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庙额,颁祭文,明定春秋二祭日期和祭品,并敕令地方官按期致祭,后又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三月八日,特谴驸马都尉邬景和来宛致祭。这是“南阳武侯祠”官祭的开始,每年农历春季的3月8日和秋季的8月28日,由地方行政长官亲自主持祭祀,祭品也有明确规定,祭品的规格显示了被祭者在统治者心目中的可利用价值。
网图:明嘉靖皇帝御敕祭文碑 网图:现代仿古祭奠仪式康熙五十年(1711年),南阳知府罗景主持大修武侯祠,增建庙堂,并依前人“龙岗全图”石刻复建了“卧龙岗十景”,即诸葛草庐、古柏亭、梁父岩、抱膝石、半月台、老龙洞、野云庵、诸葛井、躬耕亭、小虹桥。这是最大规模的修建,奠定了现在南阳武侯祠的基本格局。
这里的“十景”虽然出自后人的想象,但还是有一定的文献依据和文化内涵的,反映了诸葛亮隐居躬耕时的日常活动及内在思想。不像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批评的:“我们中国的许多人,……大抵患有一种‘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沉重起来的时候大概在清朝。凡看一部县志,这一县往往有十景或八景,如‘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
网图:南阳武侯祠内“诸葛草庐” 网图:小虹桥 网图:古柏亭。位于武侯祠草庐左侧偏东方向。因此处原有一棵参天古柏而得名。目今此处最大树龄已超过八百年。清代杨铸有诗曰:老柏参天几百寻,至今亭畔叶森森。从去年7月份开始,“卧龙岗躬耕文化园”的项目启动,“南阳诸葛庐”的“陋室”早已不再,“诸葛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不求闻达的诸葛亮何曾想到他的文化影响力如此深远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