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两个有意思的咨询,都是关于读书的。
一个问:孩子不喜欢读书,怎么办?
一个问:孩子拿起书就放不下,怎么办?
先说说第一个。
我问:孩子是所有书都不喜欢看吗?
答:那倒不是的,孩子只是不看我买的书。
说完,我们都笑了。孩子不看我们买的书和不喜欢读书根本不是一回事啊。
我又问:孩子读书,也有自己喜欢的书,为什么非要要求孩子看我们买的书呢?
答:他那些书都没用,我买的书看了有用啊。
我再问:怎么判断一本书有没有用呢?
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其实,根本就从无判断。一本书,对我有用,对你可能就是废纸;现在没用,以后可能有大用。所谓的有用、无用,不过是我们自己的猜想而已,并无依据。
可问题是,我们为什么总是追求有用?不仅仅是对孩子,我们常常也这样要求自己。看有用的书、做有用的事、上有用的课、交有用的朋友......这些“有用”的背后,是我们自己对失控的恐惧,对迷茫的焦虑。
而孩子,可以安心的看无用的书、做无用的事,是因为他们并不恐惧和焦虑。与其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期望“有用”,不如羡慕并向他们学习“活在当下”的能力。
再说第二个。
我开玩笑般地说:你的问题有点凡尔赛呢,这么爱看书的孩子好多家长羡慕啊,你担心的是什么呢?
答:我知道我知道,孩子爱看书是好事,可是也不能一直看一直看啊,吃饭也看,上厕所也看,我想和他说话,他一直在看书,我也不好意思打扰,他就一直看一直看。你知道吗?............他反正一直看书一直看书,我想和他聊天他也不搭理。............我也不是反对他看书,可是,他也不能一直看一直看,吃饭的时候看会影响消化,一直看对眼睛也不好............(省略的部分将近5分钟)。
我问:孩子什么时候会放下书呢?
答:他自己做作业的时候就不看书了。还有,就是睡觉的时候。别的时间就一直看一直看啊,他什么书都看,我给他买了很多书,他看书很认真的,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拿一本书,还让我在厕所里装一个书柜............(此处再省略5分钟)
我又问:你刚才说,孩子看书你就不好意思打扰,那你平时怎么和孩子说话聊天呢?
答:以前他不这么看书的时候,我们还聊天,他和我说学校的事情。你跟你说啊,他那个同学............还有,他那个老师............
我再问:你记得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拿着书就放不下吗?
沉默。之后,我听到回答:有一次,我们吵架了。他说我,你怎么这么啰嗦。
原来,孩子不是非要看书,而是需要借看书逃避冲突和被唠叨。有时,真该佩服孩子如此用心良苦。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想要表达的需求和愿望,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未必能觉察。
当我们能真正看见孩子,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其实改变就已经发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