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具应该动于手中而非浮于画上
1、我的反思
小学生处于由幼儿向青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比较薄弱,他们对实物认识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具体的现象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六七岁的孩子对周围的环境、事物天生充满着好奇,也正是因为这与生俱来的好奇,才促使他们去探索、感知、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新事物。也正是在这样的自然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习惯才会得以培养和发展。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思维的局限让我钻进了“新”的圈套,却忽略了最本质的内容,也就是无论怎样设计都不能脱离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和学生最原始的需求。
2、我的策略调整及效果
发现上述问题后,经过自己的反思和倾听前辈的指导,我调整了我的想法,选择让真正的学具回归到课堂,回到学生的手中。我一定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学具的使用常规问题,学具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如果没有引导到位,学具就会沦为玩具,不仅没有帮助学生学习,反而影响了学习效果;二是如何让学具的作用最大化。与其让学具成为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环节,不如把学具变成让课堂锦上添花的宝藏。
对于第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训练之后能够做到规范使用学具但状态不能长期保持,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巩固,少部分孩子对学具的“玩具”属性的兴趣远远大于“学习属性”,总是控制不住去碰,这样一来就导致无法全心倾听课堂的声音,学具变成玩具后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为了巩固学具的使用规范,我上了两节“学具常规课”,从收、拿学具到具体操作都一对一关注和指导,在后续的新课中看到了明显的效果,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规范使用学具并且经历实际操作后更好地理解了知识点。对于第二个问题,目前处于稳定学具使用规范的阶段,将学具的效能最大化的策略尚在探索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