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组团去欧洲旅游的,因为大使馆随机约见我们团的一个人,了解情况,恰好这个人因为某些原因未能成行,我们所有人的行程被推后了一年。
在十一天的行程,我们穿越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法国五个国家,一路走马观花,留下一些浮光略影,主要是欧洲交通方面的。
就硬件设施而言,欧洲的公路交通明显陈旧,窄狭,但是他们的交通却比起我们要通畅。
我想原因大概是一下几点:
1.收费站少。十一天行程,跨越五个国家,却只见到两个收费站,甚至国境也没有收费站,而我们恨不能一个村就设一个收费站。就西安唐延路短短的十分钟车程却有九个红绿灯。回国后,我曾试着询问有车的人,他们说要是没这些红绿灯,不知道交通要乱成什么样子。
2. 国民遵守交通意识很强,没有人随意闯红灯,或者任意在交通线上散步。行人按压道旁机关之后,汽车会自觉停泊,耐心等待行人经过。而司机也的确做到了礼让行人,只要在斑马线上。
3.大街上车速都很高,据说德国规定车速不得低130,不限制高速。有一位七十多岁老者在高速路上飙车,车速达到三百多,竟然还捎带看报纸,他为此上了报纸头版头条,也许有人说这是因为欧洲人少的缘故。
4.在荷兰我们看到大街小巷穿梭许多骑自行车的人,一律是“二八”式车,车速极高,道边有立体的自行车存放点,是名副其实自行车大国。
私家用车体型都是两厢,小巧玲珑,且极少见到进口车(欧洲人人高马大),当然国人也有说道:外国人远行有房车,可以带上全家的人,在我们旅程中的确看到欧洲设施的完备,旅游景点往往设置有水电天然气以及宽带等条件。
公路马路不宽,著名的香舍丽榭大道也不过六个车道,一般的街道四个车道。小胡同两个车道或是单行线,仅仅够老式马车通过。巴黎车很多,马路一半都当了停车场,很拥挤,有点像北京,阿姆斯特丹,海牙,布鲁塞尔也是如此,只是自行车道是塑胶的让人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富庶。其实中国的古街道也大多不宽,但是一个国际化,传统的东西就都拆除了,古迹让位于现代化,即使像西安这样有十一朝建都的古城也很难在找到原汁原味的古街了。德国二战后几乎被夷为平地,但是德国人将原有古迹建材一一编号,在原址上加以修复,修旧如旧,很好地保留了民族遗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愧对先祖。
交通状况绝不仅仅取决于硬件桥梁道路,也取决于国民的素质和政府的管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