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发展是经过很长时期的,以前的人主要是以习禅为主,还未上升到宗派的认识,从道生哪里开始,顿教慢慢形成,他所提及的观点给大家说下:
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译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老庄哲学)
这句话的“象”是指万象,也作相,也就是名色
息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前面讲过安般法门的入息和出息,我们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从自从心,通过观察呼吸之间证得自心
筌:捕鱼的工具
翻译过来就是:人啊,用万物来揭露真理;获得了真理以后就忘记了万物。语言是诠释道理的,道理进入到心里我们叫做“息”。自从经典佛经流传到中国,大家都是恪守本义(翻译),比较阻碍佛教的发展,很少见到比较圆满的佛义(没有新论)。假如摒弃佛教以前的经典,自己弄出一套理论出来,就可以开始言说“道”了(成语本来是“得鱼忘筌”比喻得到了鱼就忘记了筌,忘本,在这里是说明学习佛法是要找的佛法,最后形成自己得思想体系)
这个观点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而且当时提出了“善不受报”、“佛无净土”的观点,和当时老师的慧远大师有所不同,行善是得不到福报的,这个话大家能懂吗?可能有人说不对啊,师傅,前面你讲《金刚经》还是《维摩诘经》都说只要布施多少可以有点福报啊,道生却说得不到福报,佛祖说可以得到福报,那我们应该听谁的?我们还是听佛祖的吧,为何,至少要让大家喜欢佛教啊,无利不起早,不然谁还布施,尤其是那些上升不到最高层次的居士。我们在来说说道生的观点:之所以说得不到福报,还是根据佛祖的话——众生皆是佛的理论来解释,前期大家不管是财布施也好还是法布施也好,都是积福德,突然有一天全世界都开始懂得佛教,大家都是佛了(理想主义),你的布施还叫布施吗?你还叫积福德吗?其二,你都成了佛,你还需要什么福报?福报是积德成为佛的一种方式,你若是佛,福德伴随终生,所以行善是不图福报的,也叫“善不受报”;佛家有没有净土?释迦摩尼在给弟子讲解佛教的时候经常说什么十方佛,里面都是七宝,奇珍异宝(我也不清楚为何都是钱财和珍宝作比),为那些佛家弟子描述一个极乐世界,你们成佛以后都会进入到净土。在净土宗慧远哪里的解释是祈求超脱众生居住的世间(秽土),往生阿弥陀佛所在的西方极乐世界。道生是这样说净土的,分别净土和非净土来形容佛的境界,不合佛理,为何这么说呢?无秽之净,乃是无土之义。寄土言无,故言净土。无土之净,岂非法身之所托哉?
这句话怎么解释净土呢,没有污秽的干净,这才是无土的本义,把无当作土来讲,所以叫净土(净无),那么后面的无土之净就是无无之净。也就是极其干净没有一点污秽,这难道不是法身的托付吗?这个法身怎么理解呢?在净土里面是这么解释的:佛的理和教合称为"法",佛死后以法为身,称为"法身"。佛的法身是无形相的,并不存在观念中象人一样的佛,是谓"法身无色"。对于众生而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而达到佛性的自我就是真法身。我们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就是,一个人学习了佛法成了佛,然后入寂以后,留下来的思想这类比较虚的东西存在于世间,但是道生认为佛无净土,你净土说你的法在世间,这不是有存在世间得一个托付,但是佛教的终极含义是没有佛法——空(参看《金刚经》),你净土虽然说是干净的,但是你假借法身流行于尘世,这不是佛教的终极含义,所以叫佛无法身,不知道慧远听到了作何种想法,这小子欺师灭祖啊!根据禅宗的宗旨认为,任何佛法都是假名(这是要上升到慧的层面),所以到了达摩初来就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只能顿悟才能学习佛法。
所以中国佛教从秦汉传入中国以来,一直都是学习小乘教义,你们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太大的创新,所以道生观点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破坏性,当然被广大僧侣打压和排斥,直到《大本涅槃经》提出“一阐提”也可成佛,才让这位人见人恨的僧人得到尊重,所谓不破则不立,佛法也到了要创新的阶段——禅宗法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