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不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和知识的区别是信息是零碎的,呈碎片状,知识是将零散的信息进行组装整理,形成系统逻辑的内容输出。
小饼早餐第十五篇-“囫囵吞枣”还是“细嚼慢咽”越是碎片化时代,越需要系统性学习;越是浅尝辄止的时代,越需要深度学习。
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一旦刷起朋友圈来就一发不可收拾,有用的,无用的,感兴趣,不感兴趣的一并接收,还有红点强迫症的,喜欢把各种群的红点一个个点掉,本来是为了回一个人微信的,结果一个个群点进去看一个小时没啦,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被微信绑架啦?当别人在说什么的时候,说区块链,说python,说比特币等等很多你没有听过的名词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害怕,怀疑自己是不是跟这个时代脱节了,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然后就疯狂地在网上找资料学习,买了一堆知识付费的课程学习,但是因为没时间学习又荒废了,之前一篇在网上和流行的文章是罗振宇骗局,他的每次的跨年演讲都会让自己感到焦虑不安,感觉这个时代发生的很多事我都不知道,感觉自己是井底之蛙,其实说到底就是得了信息焦虑症和松鼠囤积症。
小饼早餐第十五篇-“囫囵吞枣”还是“细嚼慢咽” 小饼早餐第十五篇-“囫囵吞枣”还是“细嚼慢咽”去年的我就是如此,患有严重的信息焦虑症和松鼠囤积症,但是回顾去年一年,我感觉什么都没留下,感觉知道那么一点,但是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微信收藏夹里堆了自认为重要的要好好研读的文章,却一次都没有翻开过,我觉得之前的我就是一味把信息食物未经加工囫囵吞枣,导致消化不良,无法吸收营养,没有产出价值。
今年我调整了计划,与其盲目地跟随信息,还不如静下来好好研究一个我喜欢擅长的东西嘛,去慢慢感受什么才是自己的需求,什么才是自己所需要的。年初我给自己下了目标:健康饮食,每天吃营养健康的早餐,做早餐不单单是为了所谓的健康饮食,更重要的是一个在平常忙碌工作中去释放下内心的压力。因为在早餐时光里,你肯定要专注,想着怎么把这道菜做好,让它变得更美味,更美观,我慢慢开始享受这种感觉,我觉得这是一个让自己内心沉淀的事情。所以,制作和分享早餐对于我来说是让我觉得特别的开心和幸福的事,发现自己对于烹调有种能让我整个人的细胞都跳动的喜欢,每次跟别人分享的早餐的时候我的整个语调是非常激动和强烈的。这些感悟是我的教练小蓝蓝引导我的,让我更加坚定我当前所做的事是我自己热爱的,觉得有价值的东西。谢谢小蓝蓝让我不断看到自己身上的潜力,挖掘自身的优势,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走完了早餐打卡的第一个90天目标,昨日我重新又把小饼早餐的简书拿出来又看了一遍。除了拍照的技能的提升外,早餐的品种也是不断在进化,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对于健康饮食思维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学习的过程中我不停调整我的饮食,调整我早餐结构,根据书中所讲的方法和食谱去实践,然后把自己作为实验对象去测试身体的反应。刚开始的时候呢,我就想每天都能搞些不同的花样,去把不同的品种都拿来学做一下,通过打卡的方式,让自己形成一种不断去尝试不同品种的习惯。到后来呢,我开始反思,什么样的早餐能让我更加健康?从刚开始的四个原则:主食、肉类蛋白、非肉类蛋白以及缤纷果蔬,并学习西方营养学《谷物大脑》《营养圣经》,再后来研究中医营养学《饮食滋味》《回家吃饭》,融入中国传统的食疗元素,并专门去学习中国传统的面点的制作方式……我在追寻早餐的过程中,不断的进化,不断的学习,我缺少什么我就补什么,完全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出发去不断的去学习,去寻找所需信息,而不是所有的信息爆炸似的向我涌来完全不吸收,导致消化不良。
我发现这样的学习更为有效专注,针对于一个主题,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从自身需求出发的学习,你的求知欲和理解里更强,所以我现在除了每天的朋友圈打卡发早餐外很少看朋友圈,早餐打卡不是为了引起互动,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早餐的一个记录,下次搜寻的时候会比较便利!
我希望自己从之前的信息焦虑症和松鼠囤积症走出来,更加专注于自身喜欢并且有利于整个社会的东西,不要小看一个早餐哦,早餐是一天中最最最重要的一顿,习大大说要实践中国梦,对于自身来说,梦想一定要有,为梦想努力,在当今社会,人们不单单是追求温饱,更重要的是吃的健康,关注于饮食对于健康的影响。
小饼早餐第十五篇-“囫囵吞枣”还是“细嚼慢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