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浙江的气温骤降,前几天白天还是20多摄氏度,一下子跌到了零下4摄氏度,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冬季。除了受不了的体感,人的舌相也随之有了显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89606/1f0b4dbe38aa2c01.png)
朋友发来其舌相,我一看,苔的白厚究然增加了,而舌质却变红了点,想来与外界气温的下降多少有点关系吧。
随着外界的温度增加,人反而易内热。就如冬天的井水,地面上的温度降低很快,常在0℃以下,但由于地下深处的泥土不能直接向空气中散热,因此地下温度变化不大,井水的温度就比地面上高,即井水的温度要远高于地面上的温度。
这也是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原因,夏季阳气旺,向上向外散发,故人体内的阳热反而虚少,因而容易生冷生寒。而且这个时候天气炎热,人们普遍贪凉,吃冷饮加上吹空调过久,都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这时喝一点生姜汤,就可起到散寒的作用,冬天的情况正好相反,阳气向里向内,人体处于收藏状态,在外的阳气虚少,在里的阳气积多,反而易胃中烦热,故建议吃萝卜以清解积热。
回到舌相上来,人的舌头,舌质代表的是里,舌苔代表的是表,朋友的外寒内热的相,与大自然环境其实是相融合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89606/e1fa57b7e780eb57.png)
实舌质红,是有内热,这个热会向外透,会使舌苔变黄,但苔没有变黄,仍是白的,还厚,说明了内外的不平衡,那就可以用桂枝来调和下。
整个舌的中下焦的苔都比较厚,人也比较怕冷,是脾肾阳虚的相,下焦寒,使得气血上行动力不足,一天有三四次大便且不成形,故建议用补骨脂,补骨脂归肾、脾经,可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
整个舌上瘀点比较多且舌苔满布,也就是又有瘀又有痰湿,中医有“化痰必活血,血行痰自消”,故可当归、川芎,活血化瘀。
唇舌结合,上焦有聚集,故加强金生水,用石菖蒲、浙贝、独活,开心窍,化痰,并把聚集的能量移到命门以“金生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