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明朝太监 ,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宝山乡知代村人。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他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展示了明朝的国威,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01e1500f694681d.jpg)
01.受家庭熏陶,有丰富的航海知识
1371年,马三宝出生于云南昆阳,回族,家族世代信仰伊斯兰教,是马哈只第二子,郑和有姐妹四人 。
祖父和父亲都是穆斯林学者,曾多次前往麦加朝圣,每次归来,都会与小郑和分享旅行中的所见所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a6758f344ab0b82.png)
这使得马三宝从小就接触到丰富的海洋文化和航海知识。郑和终于决定建造一只船,他在空闲时间拾来许多碎木条与木片,在自己房屋后的空地上,悄悄的构筑起“梦想”
兴奋的郑和迫不及待的想要下水航行,他将船拉到岸边,并把之前做的小船也都连在一起,系在大船的后面,郑和第一次作为船长的航行就这么开始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aed97a6efc4687d.jpg)
02、被朱棣赏识,并加以培养
138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朝势力,派手下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发起明平云南之战。
在战乱中,年仅11岁的马和被明军俘虏,被阉割,在军中做秀童。后来,进入南京宫中,在14岁那年来到北平的燕王府。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c190be458d9d493.png)
燕王朱 棣见马和聪明、伶俐,便把马和留在身边,成为燕王的亲信。
为了提高身边服务亲随的文化水平,朱棣不仅挑选学识丰富的官员到府中授课,而且还让他们随意阅读府中的大量藏藏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6e7a2a3a99c1815.jpg)
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马和很快便成了学识渊博的人。
马和长大后身材魁梧,威武挺拔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出色地完成燕王委派他的使命,得到朱棣的器重。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28c7fd4b629c131.jpg)
03、在郑州之战立下汗马功劳,被赐名
在随后的几年里,马和随燕王军队转战漠北、辽东等地。十年戎马生涯,使马和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征善战的勇士。
在靖难之役中,马和在河北郑州立下赫赫战功。1399年,李景隆率50万明军分成九营围住北京城,而朱棣只有8万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17cee0e7b696877.png)
马和觉得明军号称50万,然兵不在多,而在将。燕军虽少,但将士骁勇善战,若以奇兵突袭明军郑村坝的中军大营,其军必乱,再与城内守军同时内外夹击,必解北京城之围。
朱棣采纳了马三保讲述的战术意图,要求众将自荐承担突袭任务。见众将默不作声,马三保大声说道:“燕王,我愿意带800勇士突袭敌军大营,突袭成功以点火为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e6683588c3c850c.png)
在夜幕的掩护下,燕军800精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郑村坝。在马三保指挥下,800骑士挥刀,冲入敌营,明军死伤无数。
见时机成熟,马三保点燃了明中军大营,顿时明军大营火光冲天。朱棣见马三保突袭取得成功,指挥主力杀入敌阵。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8aca238a144b65f.png)
同时,城中朱高炽也从城内率兵杀出,内外夹击,连下七营。李景隆率余部逃往德州,明军群龙无首,各部很快溃败。
郑村坝之战不仅解除了对北平的包围,还毙伤建文帝军队数万人,为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904ec24ec52664f.jpg)
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以赐姓授职的方式表达他对有功之臣封赏与恩宠时,马和被赐姓"郑",从此便改称为"郑和"。
同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官员。史称三宝太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fdfcedd926ce584.jpg)
04、出任正使,七下西洋
朱棣皇帝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充分的了解。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为此,朱棣皇帝才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将二万余名官兵交给郑和指挥,命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5ea961a82a87ee1c.jpg)
(1)第一次下西洋,规模宏大
1405年7月十一日朱棣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郑和从苏州刘家港启锚,开始了第一次远航。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a3322c451b16c5a9.jpg)
浏家港,浏河和长江交汇处的这个地方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人,所有人都来到这个地方,希望能看见郑和船队的首次航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ddd2dd3809779e2.png)
随行出使的人员除了水手外,还有负责护航的将士、担任翻译的通事、医官、买办、军匠、民匠、火夫等。
船上装备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如航海图、罗盘针等这些海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f0ecf5bfcb2430f.jpg)
最大的船长达44丈、宽18丈,分上下4层,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宫殿。最小也长约13丈。
郑和船队的指挥宝船位于中心,战船位于外围,粮船等则位于中围。这种队形既便于指挥和统一前进,又具有良好的自卫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06330e60cb03960.png)
几百艘船只排开,上千张风帆遮天蔽日。白天旌旗猎猎,鼓声阵阵;入夜,号声此起彼伏,灯火点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ecd087d9dab24b1.png)
船队沿海南下,经过浙江、福建、广东西等地,最后到达占城。上岸之后,郑和在此进行贸易,还派人考察当地的风土民情。
当时中国的科技文化领先其他国家足有三个世纪,中国的商品,这里的人根本没有见过,纷纷抢购。船队离开占城后,继续南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3d8b4bd83602c2f.jpg)
(2)在爪哇岛,化干戈为玉帛
1406年6月30日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瓜哇岛地处南洋要冲,这里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当时,正值时西爪哇与东爪哇打内战,西爪哇欲灭东爪哇。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e8551ec790b1baa.jpg)
郑和船队的人员登陆到集市进行贸易时,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误以为是东王的军队,而误杀了170人。
当事件发生后,西王十分惧怕,他派使者谢罪,欲赔偿6万两黄金以谢罪。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6ec9b718acade45.png)
郑和得知这是一场误杀,鉴于西王诚恐于是化干戈为玉帛,不仅没有兴兵报复,也放弃了西王的赔偿,此举让西王十分感动,两国遂和睦相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0a426734b94502eb.jpg)
舰队一路向西,途经苏门答腊、南渤里、锡兰山古里。在古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立石碑。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aaaa5a0e4c97b77.jpg)
(3)在旧港,打击海盗
陈祖义是广东人,洪武年间跑到南洋,召集一伙人占领了旧港,干起了劫掠商船的勾当,许多国家的商人对之深恶痛绝。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8c0a4a7a07c8fac.jpg)
郑和船队返航再次驻泊旧港,,陈祖义见郑和船队船多兵众,就假意向郑和投降,暗地里却准备打劫船队。
一天晚上,陈祖义从岸上望见停泊的船队只有郑和帅船上一盏青灯高悬,其他船只一片漆黑,不禁窃喜。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7a4c8bae96715ee.jpg)
他亲自指挥部下分乘17艘海盗船,向船队掩袭过来。突然,郑和帅船灯光一变,升起一盏红灯。
霎时,船队所有船只灯火齐明,各种火器齐发,一排排箭矢射向海盗船只。在船队的分割包围下,海盗船燃起熊熊大火,海盗死伤无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efb42aa72998ae4.png)
陈祖义企图撕开一个裂口冲出包围。可当他看到老巢方向火光冲天时,方知老巢已被郑和派遣的另一路明官兵焚毁。
陈祖义瘫倒在船上,束手就擒。剩余的海盗纷纷缴械投降,猖狂一时的海盗集团覆灭了。郑和押着陈祖义,登船继续航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d0e6dea76ec0939.png)
1407年,返航的船队在台湾稍作休整九月返回应天,他不仅仅带回了众多海外的奇珍异宝,还带回了不少国家派来朝贡的使节。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277c7317298b0801.jpg)
郑和将沿途经过禀报永乐帝,并将陈祖义交给永乐帝,让他处治,永乐大帝见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获得如此大成功,大喜。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7e742c58d523787.jpg)
(4)第二次下西洋,扩大贸易
1407年年九月十三日,在郑和回国十几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
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锡兰、柯枝、古里等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88dd4ac07e41428.jpg)
这次出巡的使团和依旧从刘家港出发。这一次,郑和携带更多瓷器、茶叶、丝绸,沿途各国以最高的礼仪来接待郑和等人。
而郑和对他们的赏赐,也更为丰厚,更让这些国家深深地感到了大明王朝心怀和平友好的诚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415c2ae83783e048.jpg)
郑和专程到锡兰,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并立碑为文,以垂永久。
碑文中记有"谨以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045e22b43f9e5e6.jpg)
于永乐七年夏七八月间回国,在这次航行中,郑和进一步扩大了与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贸易,带回了外国使臣。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5787131888aaeec4.jpg)
(5)第三次下西洋,战胜锡兰国国王
1409年十月第三次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
郑和船队经过锡兰国,国王亚烈苦奈认为郑和是为抢夺释迦牟尼当年留下的“佛牙”而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dea3bf3ff5b1d95d.png)
他预先设下埋伏。郑和船队中有些船员不幸遇难。郑和非常明白自己的目标,并未多做停留,却是径直航行到了印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2cc71f9575f1035.jpg)
郑和在从印度收获颇丰后,再度将锡兰设为一站。亚烈苦奈儿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各处通道以挡郑和归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768ce2d9993715f.png)
郑和见到锡兰部队倾巢而出,就直接派遣小分队直奔其巢穴,俘虏了国王和其妻儿,锡兰山国不得不退兵投降,郑和将国王质押回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a4970c2f949a593.jpg)
当时的锡兰只是弱国,朱棣对其也没有什么憎恨,很快后又将其放回国了。
(6)第四次下西洋,参与他国内政,带回麒麟兽
1413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十一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他们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82643085f88d439.jpg)
当郑和抵达非洲时,发现当地十分贫困,大部分小国甚至连耕作都不太懂,他为这些国家提供了一些发展上的支持。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8348eed98fab9c5.jpg)
郑和的船队航行至阿拉伯半岛,拜访访问忽鲁谟斯、祖法儿、阿丹等阿拉伯国家。
忽鲁谟斯地处波斯湾与阿曼湾交汇处,由于各国商人云集,忽鲁谟斯有繁华的市场,商贸发达,。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3f93058dd8204606.jpg)
到处摆着来自各地各色宝石如祖母绿、猫儿眼、珍珠、琥珀等应有尽有。
在忽鲁谟斯集市上,看到了从未见过的长颈鹿,酷似传说中的麒麟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09794105d2d5791.png)
在返回的途中,郑和接到苏门答腊国王的求救,希望他能帮助平定叛乱。其国臣苏干剌专政,想要杀掉国主自立为王。
苏干怨恨明朝既没有赐给他宝物,也没有承认其合法性,因此率兵数万截击郑和。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65ab2dfcf6141b75.jpg)
然而其作战能力差,虽人数众多但还是被郑和击败。战败后苏干剌逃往喃浡国,郑和随后追至喃浡国,将其擒获。
1415 年,郑和将其押送回京,明政府以大逆不道罪将其处死。海外的番夷听闻这次事件后都感到十分震惊。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c8301a0877a6bc70.png)
1415年八月十二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
(6)第五次下西洋,拓展了中国与北非关系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是1417年六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
郑和船队这次下西洋,除旧地重游外,最远处到了非洲赤道以南东海岸。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0341e28db48640e.png)
返航之时,随船载回回访的十七国使节,其中有王子、王叔、王弟。还载有忽鲁谟斯国的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国的麒麟和长角马哈兽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07f1066a964b266.jpg)
(7)第六次下西洋,发展贸易,传播文化
郑和奉命六下西洋,送十六国使臣回国,并再度出访亚、非两洲的。1421年三月三日出发。
由于任务紧迫,船队只得分兵两路:太监李兴率领船队到苏门答刺后,再分出船只由内官周满率领前往阿丹。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1e4b5fa2aade603.png)
郑和则亲率船臥到祖法儿,这次远航中,除照例进行宣诏、赏赐外,还在阿丹等国进行贸易活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16d7d1ad7c0f25a3.jpg)
在祖法儿国,郑和行受到热烈欢迎。祖法儿国位于阿拉伯半岛南岸,自古便是世界著名的商埠,各国商人云集,热闹非凡。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52180d7db9ae5bfc.jpg)
郑和的船队在这一时期访问了许多东南亚国家,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和技术。
他们传播了中华礼仪和儒家思想、历法和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造船技术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a1e34b06cc421802.png)
05、镇守南京,整理《郑和航海图》
1423年,朱棣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朱高炽派郑和率领曾经远航的军队镇守南京。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96ec34c211c5578c.jpg)
朱高炽在位仅10个月,其子朱瞻基继位,史称"明宣宗"。宣宗不但继续命郑和守护南京,还让他负责修复宫城。
在此期间,郑和从各地搜集航海图,整理出了著名的《郑和航海图》。这些珍贵的资料,为后世研究明朝海洋史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ecfc34cec2b8e5c8.jpg)
06、第七次下西洋,积劳逝世
1431年,朱瞻基重启了"下西洋"事业,郑和奉命在福建长乐准备出海。虽然年近花甲,但郑和的壮心却丝毫未减。
郑和再次航行至非洲东岸,抵达肯尼亚、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733aac9132ca2b7d.jpg)
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享年62岁。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
郑和不幸辞世的消息传开,悲震全使团,所有的船只都扬起白帆。古里酋长闻讯后,亲率百官前来凭吊。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5ecd27438ce25633.jpg)
王景弘命人把郑和的遗体妥为装殓,准备回国安葬然而夏季气温正高,当船队航进爪哇时,郑和的遗体已出现腐败的征兆,眼看难以保存。
无奈之下,王景弘与众人将郑和埋在当地。一生漂泊海外的郑和,从此长眠于异乡。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f8e6c223cedf279f.png)
郑和幼年被迫成为小太监,但他凭着聪明机智成为朱棣的亲信,他还立下赫赫战功。
他七下西洋消灭海盗,维护了海上安全,开辟了航线,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还传播先进的中国的文化,他真了不起!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86123/8e3d463f251ee9e2.jpg)
网友评论